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填空题 (10分)
(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3)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
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 (填选项字母)。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退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退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4)现有可逆反应:2A(g)+2B(g)
C(g)+3D(s),在密闭容器的容积、温度都相同的条件下,分别从以下两条途径建立平衡:Ⅰ. 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2 mol,Ⅱ.C、D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和6 mol。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Ⅰ、Ⅱ两条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达到平衡时,途径Ⅱ所得混合气密度为途径Ⅰ所得混合气密度的2倍
C.达到平衡时,途径ⅡC的平衡浓度大于途径ⅠC的平衡浓度的2倍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 (g)+ B(g )
2C(g)+ D(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
填空题 (10分)
(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3)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
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 (填选项字母)。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退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退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4)现有可逆反应:2A(g)+2B(g)
C(g)+3D(s),在密闭容器的容积、温度都相同的条件下,分别从以下两条途径建立平衡:Ⅰ. 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2 mol,Ⅱ.C、D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和6 mol。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Ⅰ、Ⅱ两条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达到平衡时,途径Ⅱ所得混合气密度为途径Ⅰ所得混合气密度的2倍
C.达到平衡时,途径ⅡC的平衡浓度大于途径ⅠC的平衡浓度的2倍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 (g)+ B(g)
2C(g)+ D(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
本题答案:(1) FeCl3 + 3H2O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氯化铁在沸水中水解制备胶体,制备反应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2)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3)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硫,不能确定水解平衡的存在,错误;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且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不能确定水解平衡的存在,错误;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正确。
(4)在密闭容器的容积、温度都相同的条件下,分别从以下两条途径建立平衡:Ⅰ.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2mol,Ⅱ.C、D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和6mol,对于途径II极性转化为A、B,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4mol,二者为等效平衡,但D为固体,II中压强大,平衡正向移动,则A、Ⅰ 、Ⅱ两条途径最终达到的平衡为等效平衡,II中压强大,平衡正向移动的趋势大,则体系内各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不相同,错误;B、达到平衡时,D为固体,Ⅱ中气体的总质量小于Ⅰ的2倍,而容器容积相同,即途径Ⅱ所得混合气密度小于途径Ⅰ所得混合气密度的2倍,错误;C、达到平衡时,两个平衡为等效平衡,由于Ⅱ中初始反应物为Ⅰ的2倍,II中压强大,生成C大于I中额的2倍,且容器容积相同,达到平衡时,途径ⅡC的平衡浓度大于途径ⅠC的平衡浓度的2倍,正确。
(5)由起始D的物质的量为0可知,反应2A (g)+B(g)?2C(g)+D(s)向正反应进行建立平衡,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容器的体积不变,平衡时压强增大,故绝热条件下,混合气体的温度升高,即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判断和移动、方程式的书写、等效平衡、化学平衡常数。
本题所属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It is impossible to defeat an ignorant man in argument. 想要通过争论去战胜无知的人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