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填空题 (16分)已知某温度下:
反应①:CO2(g)+H2(g)
CO(g)+H2O(g),ΔH=" +41.2" kJ/mol;
反应②:
(g)
(g)+H2(g),ΔH=" +117.6" kJ/mol。
①、②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1)请写出二氧化碳氧化乙苯制备苯乙烯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①达到平衡后,t1时刻通入少量CO2。请画出t1之后的正逆反应曲线,并作出标注。

(3)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c(NO2)=0.50mol/L、c(N2O4)="0.125" mol/L,则2NO2(g)
N2O4(g)的平衡常数K= (写出计算结果) ;若NO2起始浓度为2 mol/L,在相同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 。
(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 000
| 1 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②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及时分离出CO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CO2的浓度 0; D.选择高效催化剂
填空题 (16分)已知某温度下:
反应①:CO2(g)+H2(g)
CO(g)+H2O(g),ΔH=" +41.2" kJ/mol;
反应②:
(g)
(g)+H2(g),ΔH=" +117.6" kJ/mol。
①、②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1)请写出二氧化碳氧化乙苯制备苯乙烯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①达到平衡后,t1时刻通入少量CO2。请画出t1之后的正逆反应曲线,并作出标注。

(3)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c(NO2)=0.50mol/L、c(N2O4)="0.125" mol/L,则2NO2(g)
N2O4(g)的平衡常数K= (写出计算结果) ;若NO2起始浓度为2 mol/L,在相同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 。
(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 000
| 1 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②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及时分离出CO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C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本题答案:(1)CO2(g)+
CO(g)+H2O(g),ΔH=" +41.2" kJ/mol;反应②:
(g)
(g)+H2(g),ΔH=" +117.6" 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 CO2(g)+
(g)
(g)+CO(g)+H2O(g),ΔH="+158.8" kJ/mol;反应①与反应②相加得总方程,则总方程的平衡常数等于分方程的平衡常数之积,即K=K1?K2;
(2)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①达到平衡后;t1时刻通入少量CO2,则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其t1之后的正逆反应曲线为
;
(3)平衡时c(NO2)=0.50mol/L、c(N2O4)="0.125" mol/L,则可逆反应2NO2(g)
N2O4(g)的平衡常数K=
=0.5;根据方程式可知
2NO2(g)
N2O4(g)
起始浓度(mol/L) 2 0
转化浓度(mol/L) x 0.5x
平衡浓度(mol) 2-x 0.5x
则根据平衡常数可知
=0.5
解得x=1或4,其中x=x舍去
因此NO2的转化率是50%
(4)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逐渐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正方应是吸热反应。
②A.及时分离出CO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但反应速率降低,A错误;B.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正确;C.增大CO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正确;D.选择高效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动,D错误,答案选BC。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平衡常数计算、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
本题所属考点:【化学平衡】
本题难易程度:【困难】
You can't judge a tree by its bark. 人不可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