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填空题 ⑴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⑴所示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说明这个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NO2和CO的总能量 (填“>”、“<”或“=”)CO2和NO的总能量。

⑵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⑵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 列空白:
①该反应在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限度);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填空题 ⑴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⑴所示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说明这个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NO2和CO的总能量 (填“>”、“<”或“=”)CO2和NO的总能量。

⑵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⑵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反应在 & #160;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限度);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本题答案:(8分)(每空2分)(1)放热;〉(答案为大于也可)。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NO2和CO的总能量>CO2和NO的总能量。
(2)①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到2min时,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②根据图像可知,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且△n(X):△n(Y):△n(Z)=0.3mol:0.1mol:0.2mol=3: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
2Z。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判断、可逆反应的有关计算、图象分析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答题时注意分析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把握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方法。
本题所属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题难易程度:【困难】
Seize opportunity by the beard, for it is bald behind. 见了机会,就要抓他的胡子,因为他后面没有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