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填空题 (12分)某学习小组为证明并观察铜与稀HNO3反应的产物是NO,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回答有关的问题。

(一)实验仪器:大试管、玻璃导管、橡皮塞、烧杯、棉花、注射器。
(二)实验药品:铜丝、稀硝酸、碳酸钙颗粒、烧碱溶液。
(三)实验原理: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①?????????????????????。
(四)实验步骤:
1、按右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检验装置的?????②?????;
2、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药品(填化学式)????③??,然后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硝酸,并迅速塞紧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3、让试管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
4、将铜丝向下移动插入试管液体中,使之与稀硝酸反应;
5、把注射器的针孔插入试管口的橡皮塞中,缓慢向试管内推入空气。
(五)实验讨论:
1、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结合文字说明)
???????????????????????????????????????④????????????????????????????????;
2、实验步骤⑤的目的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文字说明)
?????????????????????????????????????⑤???????????????????????? ??????????。
(六)实验评价:
该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一个即可)??????????????????⑥??????????????????;
有同学提出:增加右图所示装置,在步骤②完成后,当有明显现象再撤去该装置,并继续步骤③的“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请评价他的做法????⑦???。
填空题 (12分)某学习小组为证明并观察铜与稀HNO3反应的产物是NO,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回答有关的问题。

(一)实验仪器:大试管、玻璃导管、橡皮塞、烧杯、棉花、注射器。
(二)实验药品:铜丝、稀硝酸、碳酸钙颗粒、烧碱溶液。
(三)实验原理: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①?????????????????????。
(四)实验步骤:
1、按右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检验装置的?????②?????;
2、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药品(填化学式)????③??,然后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硝酸,并迅速塞紧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3、让试管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
4、将铜丝向下移动插入试管液体中,使之与稀硝酸反应;
5、把注射器的针孔插入试管口的橡皮塞中,缓慢向试管内推入空气。
(五)实验讨论:
1、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写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结合文字说明)
???????????????????????????????????????④????????????????????????????????;
2、实验步骤⑤的目的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文字说明)
?????????????????????????????????????⑤??????????????????????????????????。
(六)实验评价:
该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一个即可)??????????????????⑥??????????????????;
有同学提出:增加右图所示装置,在步骤②完成后,当有明显现象再撤去该装置,并继续步骤③的“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请评价他的做法????⑦???。
本题答案:① 3Cu + 8H+ + 2NO3- = 3Cu2+ +
本题解析:①硝酸是氧化性酸,能和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4H2O。
②制气装置连接好后,首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会氧化生成的NO,从而干扰实验,所以需要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可以利用硝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CO2来实现,即加入的固体药品是碳酸钙,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 + 2H+ = Ca2+ + CO2↑+ H2O。
⑤由于NO极易被氧化生成红棕色NO2,所以目的是证明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的,方程式为2NO + O2 = 2NO2。
⑥评价实验可以从操作的难易程度、尾气的处理、实验现象等考虑。根据装置及实验过程可知,优点是使用可抽动的铜丝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节约药品用量,减少污染气体的产生。(或使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可防止NO和NO2气体逸出污染大气。)
⑦由于在排空气时,无法判断是否完全排尽,所以通过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来准确判断试管内无空气后,才进行步骤④,使得出的结论更科学。
本题所属考点:【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A dwarf on a giant's shoulders sees the farther of the two. 侏儒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比巨人看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