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生石灰? d.五氧化二磷? e.烧碱
(2)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需在K2的导管末端连接图二装置中的_____装置(填序号),当装置D中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打开K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需打开K1、K2,K3处导管连接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
①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生成气体必须通过盛有____________试剂的洗气瓶;
②D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K3处导管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Cl2,则C装置中应盛放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ce(2分,全对得2分,错选不得分)
(2)Ⅱ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碱石灰、生石灰、烧碱都能促进浓氨水中氨气的挥发,故ace正确。
(2)Ⅱ或Ⅲ能防止氨气的倒吸;因为装置中没有胶头滴管,所以用热毛巾捂热烧瓶,使氨气膨胀,与水接触溶解,形成喷泉。
(3)①制取的氯气中含氯化氢、水分,用饱和食盐水可除氯化氢、用浓硫酸可除水分,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②产生的白烟为氯化铵,无色无味的气体为氮气,配平既得方程式。③氯气有毒,会污染环境,故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止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0分)为了有效实现NO和NO2的相互转化,设计如下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NO气体。

(1)打开止水夹a ,推动针筒活塞,使O2进入平底烧瓶。关上止水夹a ,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轻轻摇动平底烧瓶,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为:
①??????????????????????????????????????????????????????????
②??????????????????????????????????????????????????????????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分)
(1)烧瓶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在硝酸生产过程所排放出来的废气中含有NO和NO2,它们污染环境,现用氨催化还原法将它们转化为无毒气体(填名称)____直接排入空气中,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__???????????????? __,假设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恰好为1∶1,则两者的混合物相当于一种酸酐,写出由烧碱溶液吸收这种酸酐的化学方程式:___????????? _。
参考答案:N2,6NO2+8NH3
本题解析:正价的氮的化合物与负价的氮的化合物往往可以发生反应生成单质N2。所以NO2与NH3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无毒的N2单质。
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相当于亚硝酸酸酐N2O3,其中N的化合价为+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相应的价态的盐和水。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
B.③④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能降低火焰温度,并且分解产物氯化氢和氨气能隔绝空气,均破坏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故能使幕布不宜着火。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空气在雷电的作用下产生NO
B.NH3经催化氧化来源:www.91exam.org生成NO
C.NO2和H2O反应生成HNO3
D.由NH3制碳酸铵或硫酸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因此,B、C、D都是错误的。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氮的固定。氮的固定是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只要学生学习过程中牢记并理解这些基本定义,便不难解答此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