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B.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的△H大于0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选项B不正确,应该是长口进短口出;选项C不正确,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H小于0;选项D不正确,左侧装置中铝是负极,右侧装置中锌是负极,因此当转移相同的电子时,消耗的负极质量不同,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主干可分为四个步骤。下列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的第一步的是(????)
A.预测物质的性质
B.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C.进行实验和观察
D.做出有关的解释和结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的第一步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物质性质研究程序的有关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苏州市2008届高三教学调研测试,化学,5)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分液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层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将温度计水银球置于被蒸馏的石油液面下,且不触及蒸馏烧瓶的底部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并平视滴定管内液面
D.称量时,将纯碱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将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故分液时,密度大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层从上口倒出,所以A项正确;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时蒸气的温度,故将温度计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处,所以B项错误;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眼睛注视着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故C错误;由于纯碱水解呈碱性,具有腐蚀性,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到出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配置0.10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分液漏斗下端的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到出,正确;B、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正确;C、必须要引流,正确;D、氨气呈碱性,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检验等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B.实验室不小心碰翻酒精灯引起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起火时,迅速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稀NaOH溶液洗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汽油失火时,若用水灭火,因为水的密度比汽油的小,所以汽油会浮在水面上,起不到灭火的目的,错误;B、实验室不小心碰翻酒精灯引起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起火时,用湿抹布盖灭就可,错误;C、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正确;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