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苯和溴水发生反应可生成无色、比水重的液体溴苯。
B.将铜丝弯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完成乙醇氧化为乙醛的实验。
C.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制得无水乙醇。
D.试管中先加入一定量浓硫酸,再依次加入冰醋酸、无水乙醇,然后加热制取乙酸乙酯。 E.实验室制取乙烯时,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沸腾时剧烈跳动。
F.验证溴乙烷水解产物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振荡溶液、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G.实验室蒸馏石油时温度计水银球插入石油中测量温度,收集60℃~150℃馏分得到汽油。
参考答案:ADF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装置或操作合理的是
[???? ]
A.装置①可用于从食盐水中提取氯化钠
B.装置②探究NaHCO3的热稳定性
C.装置③比较KMnO4、Cl2、I2的氧化性强弱
D.装置④可用于证明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请回答:
(1)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品红溶液________________,石蕊溶液________________,说明SO2________(填选项)。
a. 有氧化性??? b. 有还原性??? c. 有漂白性??? d. 水溶液显酸性
(3)为进一步确认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气体,还应补充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试管D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试管A中的液体冷却后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到溶液呈________色,说明铜元素被氧化生成了________离子。
参考答案:(11分)(1)Cu+2H2SO4(浓)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浓硫酸是氧化性酸,因此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还原产物SO2具有漂白性,所以SO2通入到品红溶液中,溶液红色退去;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所以通入到石蕊试液中,溶液显红色。
(3)由于SO2的漂白是不稳定的,加热后又能恢复到用来到颜色,所以为进一步确认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气体,还应补充的操作是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
(4)SO2有毒,属于大气污染物,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逸出的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2OH-=SO32-+H2O。
(5)在反应中铜是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硫酸铜,所以把试管A中的液体冷却后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到溶液呈蓝色。2的性质以及尾气处理等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紧扣教材,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
| 产生白色沉淀
| 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
|
B
| 二氧化硫通入石蕊溶液中
|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二氧化硫有酸性和漂白性
|
C
| 取少量无色溶液,再加少量的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为无色
| 原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碘离子
|
D
| 蔗糖中滴入浓硫酸和几滴水,并用玻璃棒搅拌
|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刺激气味的气体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错误,不反应 B 正确 C 错误,不能排除碘离子,因为没有加入氧化剂 D 正确,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有脱水性,放出刺激气味的气体,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故选B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上印有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品的名称与警示性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烧碱---爆炸品 B.浓硫酸---剧毒品 C.汽油---腐蚀品 D.酒精---易燃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常见安全性标识的识别与判断。烧碱和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汽油和酒精都是可燃性液体,所以选项D正确,其余都是错误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