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含少量碳元素)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有Fe2+,应先用________(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 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到干燥固体2.33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CO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____(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铁钉遇冷浓硫酸发生了钝化(或其他合理答案)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为放出萃取溴水后的苯层
B.装置②为喷泉实验
C.装置③可用来吸收HCl气体
D.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④可用于制备少量NH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苯的密度比水小,在水的上层,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下层从分液漏斗活塞处放出,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A项错误;CO2与NaOH溶液反应,装置②可以形成喷泉,B项正确;装置③中HCl气体与水直接接触,不能防止倒吸,C项错误;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但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处遇冷又会化合生成氯化铵,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若有6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2)3×6.0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A.上述实验证明了氧化性:Fe3+>Fe2+>Cu2+
B.上述实验证明了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实验①、③中的化学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向三个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最终都有Fe(OH)3生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Ba(NO3)2、Na2CO3、K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 )
A.KNO3溶液
B.稀H2SO4
C.NaOH溶液
D.Na2SO4溶液
参考答案:A.加入KNO3溶液与三种物质都不反应,故A错误;
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