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8分)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组装如下图所示装置,a为铁片,b为石墨,请回答: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该装置是将??????????(填能量转化的形式),符合该装置的化学反应类型一定是??????????反应。
(2)若容器内盛有H2SO4溶液,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b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线中电子流动的方向是??????????(用“a→b”或“b→a”表示)。
(3)若容器内盛有NaCl溶液,则a为??????极(填电极名称);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向??????????(填“a”或“b”)极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共8分)(1)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氧化还原
(2)2H
本题解析:(1)该装置图可知,该装置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
(2)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铁是活泼的金属,所以铁是负极,失去电子。石墨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电子的流向是a→b。
(3)若容器内盛有NaCl溶液,则发生铁的吸氧腐蚀,铁是负极,正极是石墨,溶液中的氧气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08济南二月统考,15)“神舟六号”宇宙飞船的能量部分来自太阳能电池,另外内部还配有高效的MCFC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 ="==" 2H2O,负极反应为H2+CO2—3→CO2↑+H2O+2e—,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CO2—3向负极移动
B.电池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通氧气的正极流向通氢气的负极
C.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OH—→O2↑+2H2O+2e—
D.通氧气的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中等题。该电池正极为O2,发生还原反应,电极
反应为:O2+2H2O+4e—=4OH—,C错、D错;电池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通入氢气的负极经导线流入铜氧气的正极,B错。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O2(g)+C(s)=2CO(g)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 0
B.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以石墨作阴极,铁棒作阳极
C.常温下,0.1mol·L-1 CH3COOH溶液pH=1
D.常温下,在AgCl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Cl饱和溶液,c(Ag+)减小,Ksp(AgCl) 减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反应CO2(g)+C(s)=2CO(g)△H> 0,△S> 0故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正确;B.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以石墨作阴极,铁棒作阳极时会发生反应产生二价铁离子,错误;C.CH3COOH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常温下,0.1mol·L-1 CH3COOH溶液pH大于1,错误;D.Ksp(AgCl) 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其值也不会改变,错误;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从07年的“嫦娥奔月”到08年的“神七问天”,中国航天事业一次又一次取得了骄人战绩。这些人造卫星在宇宙中运行的能量来源于太阳的光能,其原理是:一定条件下光解水得到H2、O2,然后H2、O2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氢氧燃料电池,两个过程循环往复。下列关于该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总反应为: 2H2+O2 ="=" 2H2O
B.通入O2的一极为负极
C.若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电池工作时,SO42-向通入H2的一极移动
D.该原电池是将氢氧燃烧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IA
|
| 0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ⅧA
|
|
2
|
|
|
| ②
| ③
| ④
|
|
|
3
| ⑤
|
| ⑥
| ⑦
|
| ⑧
| ⑨
|
(1)证明⑨的非金属性比⑧强的实验事实是 ; ②的单质与③、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都能发生反应,与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现有Z、W两种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由①、③、④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Z的浓溶液常温下能使铁钝化,由此可知Z的化学式为 ;W中①、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4,写出W的电子式 ;W与④的单质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工业制取Z的基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电动汽车的某种燃料电池,通常用NaOH作电解质,用⑥的单质、石墨作电极,在石墨电极一侧通入空气,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 。 ⑧的一种氧化物,通常情况为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利用某种燃料电池,通常用硫酸溶液作电解质,用石墨作电极,在一端通入空气,另一端通入该气体,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 。该燃料电池的产物为 。
参考答案:(1)酸性HClO4>H2SO4;C+2H2SO4(浓)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①~⑨分别是H、C、N、O、Na、Al、Si、S、Cl。 (1)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由于酸性是HClO4>H2SO4,所以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的。浓硫酸强于强氧化性,能与碳单质反应,方程式是C+2H2SO4(浓) CO2↑+2SO2↑+H2O。 (2)Z的浓溶液常温下能使铁钝化,由此可知Z的化学式为,所以Z是硝酸。W中①、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4,写出W的电子式,则W是氨气,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 ;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4NH3+5O2 4NO+6H2O。 (3)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金属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反应的电极反应式是Al-3e-+4OH-=AlO2-+2H2O;⑧的一种氧化物,通常情况为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则该气体是SO2。SO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则负极通入SO2,电极反应式是SO2-2e-+2H2O=SO42-+4H+;根据反应电极反应式可知,该燃料电池的产物是硫酸。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