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和b为石墨,通电后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B.若a和b为铜,通电后a电极有气体产生
C.若a为铜,b为铁,通电后Cu2+向a电极移动
D.若a为粗铜,b为纯铜,通电后b电极质量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A中a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因此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故A错误;选项B中a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由于铜是活泼的金属,则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所以B错误;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选项C中b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做阴极,则铜离子向阴极即b极附近移动,故C错误;选项D中若a为粗铜,b为纯铜,该装置是铜的精炼,通电后b电极上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所以质量增加,故D正确,答案选D。
点评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如下图所示,可形成氢氧燃料电池。通常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当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时)和碱式[当电解质溶液为NaOH(aq)或KOH(aq)时]两种。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酸式电池的电极反应:负极?????,正极?????;电池总反应:??????????;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碱式电池的电极反应:负极????????????????,正极?????????????????;电池总反应:??????????????????;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每空1分,共8分)
(1)2H2—4e—=4H+??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为了判断其活泼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甲、乙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根据气泡产生的电极,确定甲、乙活泼性
②将等物质的量的丙、丁放入稀硫酸中,比较产生氢气的量,比较丙、丁活泼性
③用石墨为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乙、丁的硫酸盐溶液,根据阴极先析出金属判断乙、丁活泼性
④将甲单质投入丙的盐溶液中,根据是否置换丙单质判断甲、丙的活泼性
上述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不能通过金属在氢氧化钠溶液失电子判断其活泼性相对较弱,如镁,铝、铁,铝;①错;金属活泼性与失电子数目无关,即等物质的量金属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多少与金属活泼性无关,②错;用惰性材料作电极,电解同浓度的乙、丁硫酸盐溶液,在阴极先析出的金属较不活泼,③正确;活泼金属如钠、钾的单质均能与相应的钠盐、 钾盐的水溶液反应且产生均是氢气与一种新盐,④错。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漂白粉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硫酸具有还原性
B. 粗锌与稀硫酸反应比纯锌快,说明粗锌反应时形成了原电池
C. 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红色变浅,说明BaCl2溶液有酸性
D. pH相同的两种一元酸HA溶液和HB溶液与足量Zn反应,HA比HB反应速率快,说明HA酸性更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0分)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0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下列关于C02的用途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用于生产碳酸型饮料
B.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超临界二氧化碳作萃取溶剂用于从天然产物提取和净化活性组分
E.二氧化碳可以作为气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02来生产甲醇。为探究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ΔH=-49.0kJ.m01-1,测得C0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3)以KHC03溶液为电解质,用电解的方法也可以将CO2还原为甲醇。请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离子方程式:??????????????????????????
(4)金刚石、石墨烯、线型碳是碳的几种同素异形体。从键的类型分析它们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参考答案:(10分)
(1)C?(2分)
(2)①0.22
本题解析:(1)燃烧的必要条件是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且有氧气,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主要是采用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的办法达到目的
(2)①v(CO2)=
=0.075mol?L-1?min-1,由方程式的系数比可知v(H2)=3v(CO2)=0.225mol?L-1?min-1
②依据所给数据,平衡常数K=![]()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