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4分)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有???????????????。
①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②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可以让混合物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装置
③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稀盐酸制备氯气
④只用溴水就可将苯、四氯化碳、乙醇、己烯四种液体区别开来
⑤用分液法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①④
本题解析: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CO2,因此应该用溴水除去乙烯,②不正确。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③不正确。溴水额苯,四氯化碳发生萃取,有机层分别在上层和下层。溴水和乙醇互溶,溴水和己烯发生加成反应,所以④正确。苯和硝基苯是易溶的,不能直接分液,⑤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①④。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实验中需用2.0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质量分别为
A.950ml;201.4g
B.1000ml; 212g
C.100ml; 21.2g
D.500ml; 100.7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 溶液变澄清
| 酸性:苯酚> HCO3-
|
B
| 向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溶液变黑,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KMnO4溶液 褪色
| 该气体是乙烯
|
C
| 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溶液X中无NH4+
|
D
|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Y
| 试纸变蓝
| 气体Y是Cl2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苯酚浊液变澄清,说明苯酚和碳酸钠发生了反应,可以得出结论酸性:苯酚> HCO3-。A正确;使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中还可能有二氧化硫,错误;应该用蓝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通过试纸变蓝可以证明。错误;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只要满足该气体能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即可。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容量瓶前都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称好的固体试样需用纸条小心地送入容量瓶中 D.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取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末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将MZ和足量的碳粉充分混合物,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图连接仪器。
 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内发生剧烈反应,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时,b瓶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此时,管中的熔融物凝固城银白色金属。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Z是?????????;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为什么? ??????????????????????????????????; (3)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本实验的围棋是否需处理?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如不需处理,请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1)氧 (2)不需要,因为一直通入氮气,b中溶液不会
本题解析:考查:化学实验问题。 确定不了MZ是什么物质,不会影响解答其中的大部分题目。 MZ与过量的碳反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知道,该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也就是说Z元素应该是氧。因为一直通入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因此,停止加热时,不会因为温度降低,反应管内气压减小而引起液体倒吸,所以,不需要将a和b之间的连接处断开。 第三问需要知道MZ是什么物质。 第四问,根据过量的碳与MZ反应来看,该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二氧化碳之外,还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应该进行尾气处理,处理的方法可以将其在导管口点燃,或者用气球收集,或接一个加热的装有CuO的玻璃管。 中学化学中遇到的黄色化合物不是很多,常见的有过氧化钠、溴化银、二硫化亚铁、硫化铝、二硫化亚铁铜等,有一种氧化亚铅(PbO)也是黄色的。但不属于常见物质。 从题目中看,该物质的化学式是MZ,而且这种物质的氧化性很强,可猜测该物质可能是过氧化钠。我们也可以用MZ来表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