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收集氢气
B.分离碘和泥沙
C.分离水和四氯化碳
D.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应该是短口进,长口出,A不正确;碘和沙子的分离应该用升华,B不正确;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分离水和四氯化碳应该是分液。C不正确,所以准确的答案选D。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有化学实验即科学探究之说法。纵观近几年高考,主要以考察探究性实验和物质制备实验为主。这些探究性和制备性实验的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要求考生必须冷静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正确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实验室用 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0.2mol/L的 H2SO4溶液1000mL.
(1)需要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2)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A.用量筒量取??????mL浓硫酸,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
并用玻璃棒
搅拌。
B.用适量蒸馏水分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的洗液都移入容量瓶里。
C.将稀释后的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里。
D.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
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到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线相切。
请据此填写:
①完成上述步骤中的空白处。
②补充完成正确的操作顺序(用字母填写):
( D )→( A )→( C )→(?)→(?)→(?)→( F )。
③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移入容量瓶时,必须_________________方可移液.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①量取浓硫酸时眼睛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②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会???????????;
③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溶面低于刻
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所配溶液浓度会????????.
参考答案:(1)10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①10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圆底烧瓶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应垫石棉网加热,不然受热不均,会炸裂。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应该用湿抹布扑灭。D选项错误,配置溶液是切忌在试管内直接配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在实验室使用常用玻璃仪器制取有关气体的反应原理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气体的制备。制备SO2的原料是浓硫酸和Na2SO3,B选项错误;制备NH3的原理是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C选项错误;制备CO2不能用硫酸,因为生成的CaSO4是微溶物,覆盖在CaCO3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应该用稀盐酸,D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人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饱和NaHCO3溶液全部进人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人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人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能否产生喷泉现象关键要看能否产生压强差,A中氯气易溶于四氯化碳,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可以。B中二氧化碳在饱和NaHCO3溶液不溶难以产生压强差,不能形成喷泉。C氨气是极易溶于水,能形成喷泉。D加人足量浓硫酸会与水放热加速氨气挥发,氨气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铵形成压强差,形成喷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