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A>B>C B.A>C>B C.B>A>C D.B>C>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金属性强弱比较。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锌、铜和稀H2SO4构成的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锌溶解的速率比锌直接与同浓度硫酸反应快
B.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C.负极的反应式为2H++2e-===H2↑
D.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降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锌比铜活泼,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所以选项A正确,其余都是错误的,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1)N2(g)+3H2(g)
2NH3(g) △H=-94.4kJ·mol-1。恒容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示。

①在1L容器中发生反应,前20min内,v(NH3)= ,放出的热量为 ;
②25min时采取的措施是 ;
③时段III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用具体数据表示)。
(2)电厂烟气脱氮的主反应①:4NH3(g)+6NO(g)
5N2(g)+6H2O(g) △H<0,副反应②:2NH3(g)+8NO(g)
5N2O(g)+3H2O(g) △H>0。平衡混合气中N2与N2O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请回答:在400K~600K时,平衡混合气中N2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导致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任答合理的一条原因)。

(3)直接供氨式燃料电池是以NaOH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反应为:4NH3+3O2=2N2+6H2O,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160; 。
参考答案:(16分)有效数字错误或无单位扣1分
(1)①0.05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①读图可知,前20min内氨气的浓度由0逐渐增大到1.0mol/L,根据定义式可得,v(NH3)=1.0mol/L÷20min=0.050mol/(L?min),注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氮气由1.0mol/L逐渐减小到0.50mol/L,根据c?V=n可求参加反应的氮气的物质的量,即(1.0—0.50)mol/L1L=0.50mol,由于N2(g)+3H2(g)
2NH3(g) △H=-94.4kJ·mol-1表示1mol氮气反应放出94.4kJ热量,物质的量减半,则放出的热量减半,则 0.50mol氮气反应放出47.2kJ热量;②读图可知,25min时氨气的浓度由1.0mol/L变为0,说明采取的措施是将平衡体系中的氨气及时分离出去,导致氨气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氨气、氢气的浓度均减小,氨气的浓度由0逐渐增大;③时段III条件下,生成物、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可由图中得出,则氨气、氮气、氢气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50mol/L、0.25mol/L、0.75mol/L,代入合成氨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可得,K=(0.50mol/L)2/[( 0.25mol/L)×( 0.75mol/L)3];(2)读图可知,在400K~600K时,平衡混合气中氮气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一氧化二氮的含量则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观察热化学方程式可知主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导致主反应的平衡左移,所以氮气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或者副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使副反应的平衡右移,降低了NH3和NO浓度,使主反应的平衡左移);(3)观察电池总反应式,发现氮元素由—3价升为0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氧元素由0价将为—2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说明氨气是负极反应物,氧气是正极反应物;根据电子、电荷、原子守恒原理,可以得到NaOH溶液中负极反应式为2NH3 + 6OH-—6e-= N2+ 6H2O,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 OH-。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涉及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根据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计算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根据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判断改变的外界条件、指定阶段下平衡常数的计算表达式、从图中得出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解释原因、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等。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H2和O2,即可构成氢氧燃料电池。该电池放电时,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入H2的电极为负极, 其电极反应式是: H2+2OH-→2H2O+2e-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2H2O+4e-→ 4OH-,发生氧化反应
C.燃料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D.该电池放电时,每反应1mol氢气将转移2mol电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燃料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氢气在负极通入,所失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该电池中,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是O2+2H2O+4e-= 4OH-、H2+2OH――2e-=2H2O。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
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
C.锌片、铜片,稀盐酸
D.铜片、银片,FeCl3溶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