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KOH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 ]
A.两者的分散质都属于碱
B.两者均为有色不透明的分散系
C.两者分散质的直径都介于10-9?~10-7 m之间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时,两者都会出现明显的光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错误的是

A.实验Ⅰ: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B.实验Ⅱ: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C.实验Ⅲ: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D.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根据Fe3+遇KSCN变为血红色;
B.根据单质溴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苯与水互不相溶;
C.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氧化性的性质分析;
D.根据CaO具有吸水性,饱和CuSO4溶液中溶剂会减少;
解答:Fe3+遇KSCN变为血红色,所以氯化铁遇KSCN溶液反应溶液变为血红色,故A正确;
B.单质溴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物色物质,所以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会逐渐消失,苯不溶于水,溶液分层,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首先将蔗糖脱水生成单质碳,然后单质碳被浓硫酸氧化生成CO2而本身被还原成SO2,SO2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正确;
D.CaO具有吸水性,饱和CuSO4溶液中溶剂会减少,会析出晶体,所以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到离子的检验、氧化还原反应、萃取、饱和溶液等知识点,属于常见的冷拼试题,考查点较多,学生应注意思维的及时转换来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别是( )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分散质直径大小
C.是否稳定
D.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
参考答案: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空:A渗析、B凝聚、C凝胶、D布朗运动、E电泳、F丁达尔现象.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_____.
(2)强光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叫______.
(3)淀粉与食盐的混合液放在肠衣中,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瓶里,从而使淀粉与食盐分离,这种方法______.
(4)Fe(OH)3胶体加硅酸胶体,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______.
参考答案:(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是纯净物,其它分散系是混合物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7~10-9m之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就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能体现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的是D。
考点:分散系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