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
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应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的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C.纸层析中,滤纸作为固定相,展开剂作为流动相
D.室温下,含有CoCl2的干燥变色硅胶呈蓝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变粉红色,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又恢复为蓝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应用的是稀盐酸洗净铂丝,稀硫酸难挥发,C项中固定相为水;D项中变色硅胶变为粉红后要加热才能变回蓝色。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错误的是
A.少量的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
B.AgNO3溶液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C.水玻璃存放于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漂白粉用塑料袋密封存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金属钠易被氧化,所以放在密度比钠小的煤油中密封保存;B项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所以应避光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项水玻璃有黏性,会粘住玻璃,可做玻璃胶使用;D项漂白粉只是有漂白杀菌作用,不会腐蚀塑料袋。所以选择C。
点评:熟悉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其常用的保存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将体积比为1∶2的四氯化碳和碘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且不溶于水,混合后分层,密度小的在上方,密度大的在下方,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馏实验中为了温度测量准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伸入液面以下
B.在标准状况下,1mol NH3和CO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C.选择CCl4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
D.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为(如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错,蒸馏实验中为了温度测量准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支管口附近;B正确;C错,选择CCl4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下层紫红色,上层紫无色;D错,浓硝酸为腐蚀性酸不是易燃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A
|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生成难溶于水的BaSO4,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向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 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
D
|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放热并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中生成C、SO2和CO2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轻金属盐使蛋白质发生盐析,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B、产生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钡或亚硫酸钡; C、该过程为萃取,为物理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