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面粉和白糖(加水振荡)
B.白酒和白醋(看颜色)
C.食盐和白糖(尝味道)
D.汽油和水(闻气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可以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采用相应的物理方法或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物理方法包括看颜色、闻气味、尝味道等方法,简单的化学方法有灼烧法等.
解答:A、面粉不易溶于水,白糖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加水振荡方法区别,故A正确;
B、白酒和白醋颜色相同,不能用看颜色的方法区别,其气味不同,所以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故B错误;
C、食盐有咸味,白糖有甜味,所以通过尝味道就能鉴别食盐和白糖,故C正确;
D、汽油有刺激性气味,水是无味的,所以通过闻气味能鉴别开,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常见物质的溶解性,颜色、气味、状态,能灵活运用物理性质进行鉴别.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四氧化三铁与B的反应是工业上大量生产铁的重要方法
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大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D.B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可溶于氨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错解分析:错选A或D,依据题中信息,A,C原子原子序数相差8,可知道A,C同主族,且原子半径:C>A,又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也是C原子半径一半,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A,所以B<C,故选A;错选D,由题中信息可看出B为Al,其氧化物为Al2O3,可溶于氨水,故选D。
正解:出现错选A或D原因有二,一是不知道如何利用题目所给信息推导A,B,C,D为何物质,二是原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不熟悉,元素周期律很生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一类晶体的是
A.HCl和KCl
B.冰和干冰
C.Na和Na2O
D.CO2和SiO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中HCl是分子晶体,KCl是离子晶体;B中冰和干冰都是分子晶体;C中Na是金属晶体,Na2O是离子晶体;D中CO2是分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NH3气体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颜色呈红棕色
B.极易溶于水
C.有毒
D.有刺激性气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氨气,无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易溶于水,氨溶于水时,氨分子跟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小部分电离成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氨水显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解答:A.氨气是无色气体,故A错误;
B.氨气极易溶于水,故B正确;
C.氨气有毒,故C正确;
D.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氨气的物理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铝的化合物参与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烧碱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铝溶液:Al3++4OH-→AlO2-+2H2O
B.氯化铝溶液通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C.过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CO2+AlO2-+2H2O→Al(OH)3↓+HCO3-
D.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硫酸氢钠溶液:AlO2-+H++H2O→Al(OH)3↓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A、由于氢氧化钠过量,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
B、氢氧化铝不能溶于弱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C、偏铝酸钠溶于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不溶于弱酸,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碳酸氢根;
D、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硫酸氢钠溶液,不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最终生成Al3+.
解答:A、向烧碱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过量,最后产生无色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故A正确;
B、氯化铝溶液通入过量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B错误;
C、过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2+AlO2-+2H2O=Al(OH)3↓+HCO3-,故C正确;
D、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硫酸氢钠溶液,不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最终生成Al3+,离子方程式为AlO2-+4H+=Al3++2H2O,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