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事实或现象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
A.煮沸的?FeCl3溶液冷却后,用一束光照射,有一条光的通路
B.明矾可以用来净水
C.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制成有色玻璃?
D.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雾霾天气,空气中有大量直径在1~100nm的粒子,这种大气属于(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一种分散系。选D。
考点:考查分散系。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ΔH=—92.4?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A.431KJ/mol
B.946KJ/mol
C.649KJ/mol
D.869KJ/mo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反应热的计算可以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差来求:ΔH=E(生成物)-E(反应物)或根据化学键的键能来求,本题用键能求。设N≡N键的键能为a,ΔH=436 KJ/molх3+aх-6х391 KJ/mol=-92.4 KJ/mol,a="94" 5.6 KJ/mol ,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pH由5.6变为4.3,说明水中溶解了更多的CO2
B.用一束强光照射经过煮沸的三氯化铁溶液有光的通路,说明已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C.常温下铜可溶于浓硝酸,铁不溶于浓硝酸,说明铜比铁更活泼
D.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导电,说明二氧化硫是电解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酸雨的pH降低是由于酸雨中的亚硫酸被氧化生成强酸硫酸造成的,故A错误;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可用于鉴别胶体,故B正确;C.铁在浓硝酸中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发生钝化,不能说明铜比铁更活泼,故C错误;D.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导电,但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是亚硫酸不是二氧化硫,所以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胶体、酸雨、钝化、非电解质的判断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