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稀NaOH溶液清洗沾到皮肤上的油污
B.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D.用冷凝的方法从氨气、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NaOH具有腐蚀性,不能用稀NaOH溶液清洗沾到皮肤上的油污,可用洗涤剂洗;盛碱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不能用玻璃塞;配制FeCl3溶液时,应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而不能加铁.因此A、B、C三项都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铝能用来冶炼难熔金属(如Fe 、V、Mn等),这是因为铝有
A.两性
B.良好导电性
C.熔点低
D.还原性,在反应中放出大量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铝是活泼的金属,且在反应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选项D正确,其余都是错误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铁、铝反应,按上述顺序得到氢气的质量比是
A.1:1
B.1:3
C.98:73
D.73:49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足量的铁、铝说明酸完全反应,学生很容易参照例1而选A,忽略了酸中溶质的不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说明其中含有的溶质HCl和H2SO4质量是相等的,HCl和H2SO4又完全反应,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比应等于HCl和H2SO4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比。可设溶质HCl和H2SO4质量均为m,质量分数n,则得到氢气的质量比为:2×m×n÷36.5 :2×m×n÷98 ="?" 98 : 73。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化学物质的存在、获取和应用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溴、碘元素虽然在海水中含量较低,但人类获取溴、碘还是来自海洋资源
B.饮用水可以用明矾、漂粉精来净化,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C.煤干馏是为了获得锻炼烯烃
D.脂肪与石蜡都可以通过石油分馏获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溴、碘元素主要存在与海水中;
B.明矾与漂白精的净水原理不同;
C.煤干馏可得到可以得到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煤气等;
D.脂肪属于烃的衍生物,不能通过石油分馏制得.
解答:A.溴、碘元素主要存在与海水中,虽然海水中含量较小,但总量丰富,故A正确;
B.明矾净水是由于明矾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漂白精的净水原理时由于具有氧化性的原因,二者原理不同,故B错误;
C.煤干馏可得到可以得到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煤气等,而烯烃通过石油裂解生成,故C错误;
D.脂肪属于烃的衍生物,不能通过石油分馏制得,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海水的利用,明矾与漂白精的净水原理以及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侧重于化学应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是
A.???? 铜锌原电池
B.检验火柴头燃烧产生的SO2
C.??? 分液操作
D.制取氨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离子不能向两极定向移动;
B.进气管太短,没有插入到液面以下;
C.分液漏斗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
D.氨气易挥发,碱石灰具有吸水作用.
解答:A.没有形成闭合回路,离子不能向两极定向移动,不能形成原电池,故A错误;
B.进气管太短,应将进气管插入到液面以下,故B错误;
C.分液漏斗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防止液体飞溅,故C错误;
D.水与生石灰反应放热,促进氨气挥发,碱石灰具有吸水作用,氨气密度比水小,可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基本操作,涉及原电池、物质的检验、分离以及制备等操作,侧重于学生化学设计和评价的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提醒,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