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首先发现了入射光透过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的是?? ( )。
①鸡蛋白溶液;②水;③淀粉溶液;④硫酸钠溶液;⑤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⑥肥皂水
A.②
B.①③
C.⑤⑥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③⑤⑥是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④是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因为②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大量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其他条件不变,再加入16克无水硫酸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仍然饱和,但浓度变大
B.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25克
C.析出晶体的质量等于25克
D.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16克、小于25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硫酸铜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再加入16克无水硫酸铜,不能再溶解,必然析出晶体。由于析出的晶体是CuSO4·5H2O,从而导致原溶液中溶剂减少,因此实际析出的晶体质量大于25g,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硫酸铜再溶液中中析出时,会带结晶水,然后结合题意计算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明矾的净水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胶体的盐析;B胶体的聚沉;C、胶体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D、化学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右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
gM和
g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B.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N的不饱和溶液
C.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t2℃时,M、N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正确读图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现象是
A.豆浆中加入石膏做豆腐
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出现堵塞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
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三角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胶体是无关系的,B正确,其余都是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系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