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
A.苯和食盐水
B.碘和四氯化碳
C.酒精和水
D.食醋和水
参考答案: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题中B、C、D互溶,不能用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下列哪些试剂的洗气瓶(???)
A.澄清石灰水,浓H2SO4
B.酸性KMnO4,浓H2SO4
C.溴水,浓H2SO4
D.浓H2SO4,溴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乙烯既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也能与溴水发生反应。但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时变为CO2,使气体中又混入了新的杂质,而与溴水反应得到的物质一液体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因此用溴水除去乙烯,再用浓H2SO4干燥气体。选项为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为了将苯和乙醇分开可用蒸馏的方法
B.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g10%的稀硫酸溶液时,除使用量筒外还需用到容量瓶
C.用瓷坩埚高温熔融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D.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时,应将浓硝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乙醇和苯的沸点不同;
B.不用容量瓶;
C.用瓷坩埚高温熔融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会导致坩埚炸裂;
D.应将浓硫酸加入到浓硝酸中.
解答:A.乙醇和苯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A正确;
B.不用容量瓶,应用量筒、烧杯可粗略配制,故B错误;
C.用瓷坩埚高温熔融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硅反应,会导致坩埚炸裂,故C错误;
D.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溶液中,应将浓硫酸加入到浓硝酸中,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溶液的配制、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问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物质的性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下列实验中,为实现实验目的而必须除杂的是:
?
| 实验
| 除杂试剂
| 实验目的
|
①
| 电石与水反应
| CuSO4溶液
| 用KMnO4酸性溶液检验乙炔的还原性
|
②
| 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
| HNO3溶液
| 用AgNO3溶液检验CH3CH2Br中的Br
|
③
| 淀粉与稀H2SO4水浴共热
| NaOH溶液
| 用银氨溶液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
|
④
|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 NaOH溶液
| 用Br2的CCl4溶液证明该反应为消去反应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①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混有硫化氢,利用硫酸铜可除杂,然后用KMnO4酸性溶液检验乙炔的还原性,实验合理,故正确;②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加硝酸至酸性,再利用硝酸银检验,实验合理,故正确;③淀粉与稀H2SO4水浴共热,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没有在碱性条件下,实验不合理,故错误;④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NaOH溶液可除杂,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合理,故正确;⑤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和HBr,然后加四氯化碳发生萃取,对上层溶液加硝酸银生成浅黄色沉淀,实验合理,故正确;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矾净水的作用是( ) A.除去水中氯离子 B.除去水中钙离子 C.除去水中悬浮 D.消毒杀菌
参考答案:明矾净水原理是硫酸铝钾溶液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水解Al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