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15分)X、Y、Z、W四种物质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其中X、W单质,Y、Z为化合物,未列出反应条件)。

Ⅰ.若Z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W遇淀粉溶液变蓝,则:
(1)常温下,X的颜色是??????????。
(2)工业上Z有多种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Z的一种用途?????????????????????。
(3)生活中所用的Z加入了碘酸钾,过量X与Y溶液反应时可以得到一种碘酸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Ⅱ.下面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研究浓H2SO4的氧化性的结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①一般认为H2SO4浓度大于60%,就具有一定的强氧化性,越浓氧化性越强,60%以下的H2SO4主要体现的是酸性,基本上不体现强氧化性。
②温度也影响氧化性,如铜放于冷的浓H2SO4中反应不明显,如果加热就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
③98%的浓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密度为1.84 g·cm-3,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如图装置,同学甲先向带支管的试管中放入铜粉和3 mL水,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98%的浓H2SO4 0.5 mL,加热至沸腾,该试管中液体没有明显变化,试用数据解释
原因?????????????????????????????????????????????????。

(2)乙同学利用所示装置直接从分液漏斗中再加浓H2SO4 10 mL与铜片反应。在左边试管中所观察到与甲不同的现象除了有黑色物质出现外,还有
①????????????????????????????????????????????????????????,
原因是?????????????????????????????????????????????????????????????????。
②???????????????????????????????????????????????????????,
原因是????????????????????????????????????????????????????????????????。
参考答案:
Ⅰ.(1)黄绿色?(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B.向石蕊试液中加入新制氯水,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蓝色
D.在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参考答案:A、二氧化硫溶于水得亚硫酸溶液使溶液呈酸性,石蕊试液遇酸变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用盐酸酸化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新制的氯水中含有次氯酸、盐酸、氯气,选项A不正确,应该是次氯酸;C不正确,应该用硝酸酸化;D不正确,次氯酸是无色,应该是氯气,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试题注重基础,侧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新制氯水的组成微粒以及相应微粒的化学性质,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逻辑推理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向溴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溴化钠跟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参考答案:氯化钠?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 ,完全正确的是[???? ]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铝制饮具最好不要盛放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液体食物
因为Al和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Ⅰ对,Ⅱ对,有
B.
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说明氯气有漂白性
Ⅰ对,Ⅱ对,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错,无
D.
铁或铝制成的槽车可以密封贮运浓硫酸或浓硝酸
因为铁和铝不能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
Ⅰ错,Ⅱ对,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