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都是用盐酸来制取氯气的反应,为了制得等量的氯气,起还原作用的盐酸用量最少的是()
A.MnO2+4HCl
MnCl2+Cl2↑+2H2O
B.2KMnO4+16HCl
2KCl+2MnCl2+5Cl2↑
C.KClO3+6HCl
KCl+3Cl2↑+3H2O
D.2HCl(aq)
H2↑+Cl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列举了四种制氯气的方法,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学会分析在这四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与起还原剂作用的HCl的物质的量并不相同。
A选项中当参加反应的HCl是4 mol时,起还原作用的HCl是2 mol,生成1 mol Cl2。
B选项中当参加反应的HCl是16 mol时,起还原作用的HCl是10 mol,生成5 mol Cl2。
C选项中当参加反应的HCl是6 mol时,起还原作用的HCl是5 mol,生成3 mol Cl2。
D选项中当参加反应的HCl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O3所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B.18克H2O中,原子数为2NA
C.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D.NA个 CH4分子的质量为16g/mo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臭氧含义3个氧原子,A不正确;18克H2O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原子数为3NA,B不正确;C中氯化氢的条件不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C不正确;D中质量的单位是g,D不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
点评: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6分)稀硫酸与铁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44.8 L(标准状况)。请计算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和消耗的铁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2mol;2mol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n(H2) = 
所以m(H2) =" 2" mol ×2 g/mol =" 4" g
Fe? +? H2SO4? =? FeSO4 + H2↑
则n(Fe) = n(H2) =" 2" mol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物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配制下列溶液的操作使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等体积18 mol·L-1浓H2SO4和蒸馏水混合配制9 mol·L-1 H2SO4
B.配制500 mL 6 mol·L-1盐酸,容量瓶未干燥就配制溶液
C.配制1 mol·L-1 NaOH溶液,已定容后,再正倒摇匀,竖直后发现液面稍低于刻度线
D.配制好的0.2 mol·L-1 NaCl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刚用蒸馏水洗净的清洁玻璃塞细口瓶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因浓硫酸与等体积水相混体积会缩小,故所配H2SO4大于9 mol·L-1;因需往容量瓶内加水定容,故容量瓶未干燥不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定容后,发现液面稍低于刻度线是 正常现象,这是由于液体分子间有间隔及液体因沾附在瓶塞处而滞留,结果正常;因细口瓶内有水会使所配NaCl溶液浓度降低。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
A.在常温常压下,11.2L氦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在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C.32克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错误,应将“常温常压”改为“标准状况”;B项,在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1NA ,B项错误;C项,32克氧气就相当于1mol氧气分子,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C项错误;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