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已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分别为CH3COONa、NH3?H2O、CH3COOH、Na2SO4中的一种,相同温度下,甲与乙两种溶液的pH相同,甲与丙两种溶液中的水的电离程度相同,则丙为(  )
A.NH3?H2O
B.CH3COONa
C.CH3COOH
D.Na2SO4
 
	参考答案:pH=-lgC〔H+〕,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酸溶液的pH<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25℃时,浓度均为0.3mol/L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C.c(OH-)前者小于后者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2-)均增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各操作中,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用蒸馏水冼净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B.用蒸馏水冼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液润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
C.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滴定
D.改用移液管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后,把移液管尖嘴处液体吹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C测==C标V标/V测 由于C标、V待均为定植,所以C测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即V标:偏大或偏小,则C测偏大或偏小。A中滴定管没有润洗,盐酸相当于是被稀释,消耗盐酸的体积增加,浓度偏高;B中锥形瓶如果用氢氧化钠溶液润洗,则消耗盐酸的体积增加,浓度偏高;C中加入蒸馏水,并没有改变溶质的物质的量,测定结果不变;D中,如果把移液管尖嘴处液体吹入,则氢氧化钠的量增加,消耗盐酸的体积增加,浓度偏高,答案选C。
考点:考查中和滴定误差分析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该题的关键是明确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以及误差分析的依据,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CO2
 B.H2
C.Na2SO4
D.Cu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我们目前中学课本中的酸碱理论是1887年阿仑尼乌斯(Arrhenius)提出了的电离理论。 
(1)1905年富兰克林(Franklin)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把阿仑尼乌斯以水为溶剂的个别现象,推到任何溶剂,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溶剂理论认为:凡能离解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物质为酸,凡能离解而产生溶剂负离子的物质为碱。试写出液氨自身弱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物(Brusted)和英国化学家劳莱(Lowry)提出了质子论。凡是能够释放质子 (氢离子)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在水溶液中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__________。 
A.H2O B.NH4+ C.OH- D.HCO3- E.CH3COO- F.Cl-
(3)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了广义的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用来形成化学键的物质是碱;凡是 能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如:酸(电子对接受体)碱(电子对给予体)反应产物
H+ + [:OH]-→ H:OH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H3BO3+H2O=H++B(OH)4- 该反应中的碱是____(填“H3BO3”或“H2O”)
NaH+H2O=NaOH+H2↑ 该反应中的酸是____(填“NaH”或“H2O”) 
 
	参考答案:(1)2NH3![]() 本题解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