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现取1.8g A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将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1.08 g,碱石灰增重2.64 g。回答下列问题:
(1)1.8 g A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参考答案:(1)n(H)=0.12mol? n(C)=0.06mol<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燃烧法确定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分子式时要注意守恒思想的应用:H2O中求H;CO2中求碳,有机物的总质量减C和H的质量得O质量,或者产物总氧减参加反应的氧气就是原来化合物的氧。浓硫酸增重1.08g是水,碱石灰增重2.64g是CO2,得n(H)=2x1.08/18=0.12(mol),m(H)=0.12(g);n(C)=2.64/44=0.06(mol),m(C)=0.72(g);n(O)=(1.8-0.12-0.72)/16=0.06(mol);C:H:O=0.06:0.12:0.06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组有机物中,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二者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及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二者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不变,则二者含氢原子的个数相同,排除A、C两个选项,若耗氧量相同,则1mol的两种物质耗氧量相等,B中是C2H6和C2H6O,耗氧量不同,B错误;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 重新配料 C.不需补加 D.冷却后补加
(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倒出”或“下口倒出”)。
(4)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5)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冷凝管??????? E.接收器
(6)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 C.61%?? D.70%
参考答案:(1)冷凝管(2)?防爆沸?? D
(3)查漏????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装置b的名称是冷凝管,(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因为无法判断是否已经达到液体的沸点,故应该要.冷却后补加,所以本小题选择D;(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查漏;在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因为根据分液漏斗的使用规则——上层液体从上层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层倒出,而产物环己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其在分液漏斗的上层,故应该从上口倒出;4)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除去水分;(5)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要用到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耗氧最多的是(???)
A.C3H8
B.C7H8
C.C4H6
D.C3H6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烃燃烧的通式可知:等物质的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耗氧的多少取决于x+y/4的大小,代入计算可得。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甲烷
B.乙烷
C.乙烯
D.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能力层次为B。根据烷烃、烯烃和苯的化学性质可知,甲烷、乙烷、乙烯 和苯都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其中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只有乙烯。答案:C
学法指导:本题考查了烷烃、烯烃和苯的化学性质,解答时,要先弄清其所属类别和结构特点,由此根据其化学性质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