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烧碱、液态氧、漂粉精
B.熟石灰、白磷、胆矾
C.干冰、碘酒、氯化氢
D.空气、生石灰、赤铁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指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结合名称判断组成,据此解答.
解答:A.烧碱是NaOH,属于化合物,液态氧,是液态氧气,属于单质,漂粉精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与氯化钙,属于混合物,故A符合;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化合物,白磷为P4,属于单质,胆矾水五水硫酸铜,属于化合物,故B不符合;
C.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氯化氢属于化合物,故C不符合;
D.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化合物,赤铁矿是氧化铁,属于化合物,故D不符合;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分类,比较基础,掌握俗称与物质组成的关系是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a-b-c-d-e-e-f-g-h
B.a-e-d-c-b-h-i-g
C.a-d-e-c-b-h-i-g
D.a-c-b-d-e-h-i-f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反应2Fe+3Cl2
2FeCl3,可知首先制取氯气、除杂(HCl、水蒸气)、反应制备、尾气碱处理,故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e-d-c-b-h-i-g。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实验仪器的组装。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电解熔融NaCl或饱和氯化钠溶液都可制得Cl2
C.铝热反应不仅可用于焊接钢轨,还可用于金属的冶炼
D.玻璃钢的基体是合成树脂,增强体是玻璃纤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
B.电解熔融氯化钠或饱和氯化钠溶液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
C.铝热反应的反应剧烈且产生高温,反应本质是置换反应;
D.玻璃钢是以玻璃纤维做增强体、合成树脂做基体的复合材料.
解答:A.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电解熔融氯化钠或饱和氯化钠溶液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所以电解熔融NaCl或饱和氯化钠溶液都可制得Cl2,故B正确;
C.铝热反应的反应剧烈且产生高温,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它们的融化状态下的氧化物中置换出来,所以铝热反应不仅可用于焊接钢轨,还可用于金属的冶炼,故C正确;
D.玻璃钢是以玻璃纤维做增强体、合成树脂做基体的复合材料,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概念、电解原理、铝热反应、复合材料等知识点,易错选项是A,注意酸性氧化物的判断方法,为易错点.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以下集气装置中正确的是

A.CO2的收集
B.NO的收集
C.O2的收集
D.NH3的收集(液体为H2O)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正确;NO极易被氧化生成NO2,所以只能用排水法收集,B正确;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不正确,答案选AB。
考点:考查常见气体收集方法的判断
点评: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是:1.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氢气,氧气;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大,溶于水的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氯气;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小,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氨气。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分类是生活、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NaOH、Na2CO3都属于碱
B.HNO3、HClO都属于酸
C.SO2、CO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D.H2SO4、NH3?H2O都属于强电解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化合物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
B、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
C、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
D、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解答:A、NaOH属于碱,Na2CO3属于盐,故A错误;
B、HNO3、HClO符合酸的概念,都属于酸,故B正确;
C、SO2是酸性氧化物,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
D、H2SO4属于强酸是强电解质,NH3?H2O是弱碱属于弱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的依据和概念应用,物质组成的判断,概念理解和物质组成的分析是解题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