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
B
| 除去KCl溶液中中混有的少量MgCl2
|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
C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 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
|
D
| 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
| 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应将其通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故A错;除去KCl溶液中中混有的少量MgCl2应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然后过滤即可,故B错;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应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再滴入氯水;故C错;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份一一分开,并恢复原样品。物质的提纯(除杂)就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某物质,其基本方法有: 一、 物理方法 1、 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或提纯。 2、 结晶法:适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和提纯。具体方法有两种。 ① 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② 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固体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二、 化学方法: 1、 原则: ①“不增、不减、易分”: 不增即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是除杂结果不应使所需物质减少; 易分是加入试剂后,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和水等与所需物质易于分离。 ②先除杂后干燥。 2、 方法:(以下括号里的均为杂质) ① 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 ② 沉淀法:如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镁可加氢氧化钾溶液,再过滤; ③ 溶解法:如铜中混有氧化铜可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 ④ 转化法:如铜中混有锌可加硫酸铜溶液再过滤; ⑤ 气化法:如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加入过量盐酸,再蒸发结晶; ⑥ 加热法:如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灼烧; ⑦ 综合法:当含有多种成分的杂质时,分离提纯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3分) (1)某化学实验小组从市场上买来一瓶食用白醋(含CH3COOH),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以测定醋酸浓度,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pH大致为9 。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 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 石蕊
| 甲基橙
| 甲基红
| 酚酞
| 变色范围(pH)
| 5.0~8.0
| 3.1~4.4
| 4.4~6.2
| 8.2~10.0
①该实验应选用?????????????作指示剂。 ②下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mL;
 ③为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 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1/L,三次实验 结果记录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 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C.盛装白醋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过,未用白醋溶液润洗 D.滴加NaOH溶液时,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2)乙二酸俗 名草酸,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查阅资料得知,草酸易溶于水,有还原性,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该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配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 mL; 请回答: ① 滴定时,将KMnO4标准液装在下图中的?????(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②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③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出x=?????????????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2分)(1)阿司匹林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制备基本操作流程(略)。 ①写出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 可用重结晶提纯法提纯阿司匹林。方法如下:
 加热回流的装置如图所示:
 ②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 ③冷凝水的流进方向是?????????。(填“b”或“c”)。 ④重结晶提纯法所得产品的有机杂质较少的原因????????。 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化学方法是???????????????????????????。 (2)氯化苄(C6H5CH2Cl)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采用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合成氯化苄。为探索不同光强条件对合成产率的影响,需要对不同光强条件下的粗产品(含甲苯)进行纯度检测。每一组检测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称取0.300 g样品。 B.将样品与25 mL 4 mol·L-lNaOH溶液在三颈烧瓶中混合,水浴加热回流l小时后停止加热(发生的反应为:C6H5CH2Cl+NaOH→C6H5CH2OH+ NaCl)。 C.在三颈烧瓶中加入50 mL 2 mol·L-l HNO3,混合均匀。 D.将三颈烧瓶中溶液全部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E.从容量瓶中取出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6.00 mL 0.100 mol·L-1AgNO3溶液,振荡混合均匀。 F.在锥形瓶中滴入几滴NH4Fe(SO4)2溶液作为指示剂,用0.0250 mol·L-1 NH4SCN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 G.重复E、F步骤三次,消耗0.0250 mol·L1NH4SCN溶液的平均值为4.00mL。 (已知:NH4SCN+ AgNO3= AgSCN↓+NH4NO3)根据以上实验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C步骤所加硝酸的目的是???????。 ②在F步骤操作中,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③该产品的纯度为?????????。(请保留2位小数)
参考答案:(1)① 本题解析:(1)①反应式为 。 ②温度计可以随时显现溶液的温度,方便控制反应温度,防止温度过高,乙酰水杨酸受热分解。 ③逆向冷却效果好,使用是b进,a出。 ④由于水杨酸是有机物,易溶于乙酸乙酯,冷却结晶时大部分水杨酸仍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很少结晶出来。由于水杨酸中含有酚羟基,所以可用FeCl3溶液检验。 (2)①由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溶液,会干扰后面的实验,所以硝酸是中和氢氧化钠并使溶液呈酸性,排除OH-对下一步的干扰。 ②当反应达到终点是,溶液中就存在铁离子,此时溶液会显红色,据此进行判断。 ③消耗0.0250 mol·L1NH4SCN溶液的平均值为4.00mL,物质的量为1×10-4mol。所以和氯 化钠反应的硝酸银是6×10-4mol-1×10-4mol=5×10-4mol,所以C6H5CH2Cl的物质的量为 5×10-4mol×4=2×10-3mol,质量是2×10-3mol×126.5g/mol=0.253g,因此纯度是0.253 ÷0.3×100%=84.3%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 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应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的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C.纸层析中,滤纸作为固定相,展开剂作为流动相 D.室温下,含有CoCl2的干燥变色硅胶呈蓝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变粉红色,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又恢复为蓝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应用的是稀盐酸洗净铂丝,稀硫酸难挥发,C项中固定相为水;D项中变色硅胶变为粉红后要加热才能变回蓝色。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B.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