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中的△H小于0
B.图②为电解硫酸铜溶液的装置,一定时间内两电极产生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1
C.图③表示测定某溶液pH的实验操作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参考答案:A.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铜锌原电池(如右下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Zn—2e-=Zn2+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正极得到电子。锌比铜活泼,是锌是负极,铜是正极,AC不正确,B正确。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D不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4分)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其中铝的总浓度(用AlT表示)包括三类‘“主要为Al3+的单体形态铝总浓度(用Ala表示);主要为[AlO4Al12(OH)24(H2O)12]7+的中等聚合形态铝总浓度(用Alb表示)和Al(OH)3胶体形态铝总浓度(用A1c表示)。
(1)一定条件下,向1.0 mol/LAlCl3溶液中加入0.6 mol/L的NaOH溶液,可制得Alb含量约为86%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写出生成[AlO4Al12(OH)24(H2O)12]7+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膜蒸馏(简称MD)浓缩技术将聚合氯化铝溶液进行浓缩,实验过程中不同浓度聚合氯化铝中铝形态分布(百分数)如下表:
AlT/(mol·L-1)
| Ala/%
| Alb/%
| A1c/%
|
0.208
| 1.4
| 86.6
| 12.0
|
0.489
| 2.3
| 86.2
| 11.5
|
0.884
| 2.3
| 88.1
| 9.6
|
1.613
| 3.1
| 87.0
| 9.9
|
2.520
| 4.5
| 88.2
| 7.3
①在一定温度下,AlT越大,pH (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②如将AlT =" 2.520" mol·L-1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加水稀释,则稀释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膜蒸馏料液温度对铝聚合形态百分数及铝的总浓度的影响如图20—1。当T>80℃时,AlT显著下降的原因是 。
 (3)真空碳热还原一氧化法可实现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Al2O3(s)+AlCl3(g)+3C(s) = 3AlCl(g)+3CO(g) △H1 =" a" kJ·mol-1 ②3AlCl(g) =" 2Al(l)+" AlCl3(g) △H2 =" b" kJ·mol-1 则反应Al2O3(s)+ 3C(s) =" 2Al(l)+" +3CO(g) △H =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反应①常压下在1900℃的高温下才能进行,说明△H 0(填“>”“=”或“<”)。 (4)一种铝空气电池结构如图20-2所示,写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参考答案:(1)13Al3++32OH-+8H2O=[AlO4Al1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可得生成[AlO4Al12(OH)24(H2O)12]7+的离子方程式:13Al3++32OH-+8H2O=[AlO4Al12(OH)24(H2O)12]7+;(2)①在一定温度下,AlT越大,Ala%越大,Alc%越小,所以pH减小;②如将AlT =" 2.520" mol·L-1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加水稀释,则稀释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H2O=Al(OH)3(胶体)+3H+;③膜蒸馏料液温度对铝聚合形态百分数及铝的总浓度的影响如图所示。当T>80℃时,AlT显著下降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加大,产生氢氧化铝沉淀;(3)①+②整理可得Al2O3(s)+ 3C(s) =" 2Al(l)+" +3CO(g) △H =△H1+△H2 =-(a+b)kJ/mol;反应①常压下在1900℃的高温下才能进行,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H>0;(4)在该铝空气电池中活动性强的Al作负极,活动性弱的C作正极。由于是在中性介质中,所以发生的是吸氧腐蚀。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 考点:考查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的热效应的判断、原电池反应原理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正极反应为 Cu - 2e- Cu2+ C.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锌比铜活泼,所以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产生氢气,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18分)(Ⅰ)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Y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Z单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W是重要的“成盐元素”,主要以钠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请回答: (1)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Y氢化物的电子式 。 (2)X氢化物的水溶液与W氢化物的水溶液混合后恰好反应时,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 。 (3)Y-AgO电池是应用广泛的鱼雷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
 (4)由Z和W组成的化合物遇水立即水解产生两种酸,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A、B、C分别是由H、C、O、N、Na、Cu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现对A、B、C三种化合物分别做以下实验: A是一种蓝色固体,B是无色晶体,其式量为68,C是白色固体,分别取A、B、C三种物质少量于三支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发现A不溶于水,B、C都能溶于水,并且用pH试纸测定,B与C的水溶液都显碱性。 (1)取A物质少量于一支试管中,后加适量稀盐酸溶解,并用酒精灯微热,发现固体溶解时,伴有气泡产生。将56.8gA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生成40g黑色固体X、无色酸性气体Y(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6g/L)和水,生成的Y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则A的化学式为 。 (2)取B的水溶液2ml与新制Cu(OH)2混合加热,发现能出现砖红色沉淀,则物质B为 。 (3)取16.8gC固体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经称量过的装CaCl2固体的干燥管和装足量Ba(OH)2水溶液的洗气瓶,后经再次称量发现干燥管增重1.8g,洗气瓶增重4.4g。写出C物质加入水后的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文字解释)
参考答案:(Ⅰ)(1)第二周期第VA族 (2分) (2)酸性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Ⅰ)通过题中条件判断X、Y、Z、W分别为N、Al 、Si、 Cl从而轻松解题,强调(3)中结合原电池原理,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写出反应式;(4)中水解过程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变化,确定产物 。(Ⅱ)A为蓝色固体,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为氧化铜,Y已知标况下的密度,由M=p(标)·Vm,确定为CO2,结合体积求得质量为13.2g,所以 A ~ X + Y + H2O, 56.8g 40g 13.2g 3.6g 计算个元素原子个数比:Cu :C :O :H=5:3:8:4,确定A的化学式为 Cu5(OH)4(CO3)3或Cu5 C3 H4 O13;(2)B中含有醛基,且含钠元素,摩尔质量为68g/mol,确定为HCOONa;(3)通过C的性质:溶于水、且溶液显碱性,所以确定为钠盐,结合实验确定可分解,且产生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判断为碳酸氢钠,其溶液显示碱性的原因为:HCO3- H++CO32-、HCO3-+H2O H2CO3+OH-;且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考点: 元素周期律、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物质的检验。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