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可用来检验Fe3+是否存在的试剂是
A.NaCl
B.CuSO4
C.KNO3
D.KSC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Fe3+遇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作为检验Fe3+的特征试剂,以此来解答.
解答:A.NaCl与Fe3+不反应,不能检验,故A不选;
B.CuSO4与Fe3+不反应,不能检验,故B不选;
C.KNO3与Fe3+不反应,不能检验,故C不选;
D.Fe3+遇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能检验Fe3+,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铁离子的检验,明确检验的试剂及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物质性质的考查,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若m?gH2含n个氢分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n/m
B.2n/m
C.2n
D.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根据n=
计算出氢气的物质的量,根据N=n×NA,求出氢气的分子数,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氢气的分子式为H2,氢气的摩尔质量为2g/mol,mgH2的物质的量为n=
=
=
mol,
根据N=n×NA,氢气的分子数为N=
×NA,即n=
×NA,则阿佛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A=
,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与摩尔质量间的关系,需理清微粒数与物质的量间的关系,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10?mL的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
C.欲测某溶液的pH,需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B.10 mL量筒精确到0.1 mL;
C.pH试纸能润湿相当于将溶液稀释;
D.氯化铁中Fe3+能发生水解水解.
解答:A.NaOH易潮解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放在滤纸上称量,故A错误;
B.10 mL量筒达不到0.01 mL的精确度,故B错误;
C.pH试纸使用时不能润湿,否则相当于将溶液稀释,可能会产生误差,故C错误;
D.盐酸的存在能抑制Fe3+水解,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难度不大,注意pH试纸能润湿相当于将溶液稀释.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气体X和气体Y在通常条件下同时通入盛有溶液Z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一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根据硝酸和二氧化硫的性质分析生成的物质,根据二氧化硫和硝酸反应的生成物判断是否有沉淀生成;
B、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铝离子和氨水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C、氨气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铵,根据饱和食盐水的性质分析是否有沉淀生成;
D、根据一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条件分析判断能否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A、二氧化氮易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所以二氧化硫能被硝酸氧化成硫酸,硫酸和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故A不符合;
B、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能分解生成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但溶于弱碱,所以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不符合;
C、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呈碱性,所以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碳酸铵,导致溶液中的溶剂减少,使饱和食盐水中的食盐析出,所以一定有沉淀析出,故C不符合;
D、点燃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但如果没有点燃条件,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不反应,一氧化碳和氧气也不和氢氧化钙反应,所以一定没有沉淀生成,故D符合;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C,注意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铵导致溶剂减少,致使有食盐析出.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仪器一般不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量筒
B.烧杯
C.烧瓶
D.试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即不能在该仪器内进行化学反应,根据各种仪器的使用规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不可用于反应容器,故A正确;
B.烧杯,可用于需要较大量溶液的反应的反应容器,故B错误;
C.烧瓶可用于固液或液液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加热,故C错误;
D.试管可用于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难度不大,掌握常用仪器的用途是解题的先决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