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据医学报道,常吃盐腌菜者比不吃者得胃癌的相对危险性高5-6倍,这是因为腌菜发酵时
A.纤维素被水解为葡萄糖
B.氯化钠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镁
C.硝酸盐被还原为亚硝酸盐
D.Na+和Cl-的浓度大大增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腌菜过程中,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而亚硝酸盐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致癌物质之一.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青花瓷》中所描绘的“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等图案让人赏心悦目,但古瓷中所用颜料成分一直是个谜,近年来科学家才得知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x,铜为+2价),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
B.性质稳定,不易脱色
C.易溶解于强酸和强碱
D.x等于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x,铜为+2价)X=6.可以表示为BaO·CuO·2SiO2???,性质稳定,不易脱色。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秋佳节,雪月饼倍受青睐,为防止冰激凌融化,在携带的过程用干冰作制冷剂,某市民回家后将干冰放在密封的塑料瓶中,并保存在冰箱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增强冰箱的制冷效果,是节能的好方法
B.冰箱内温度低,便于干冰的保存,以利重复使用
C.干冰易与冰箱内的食物发生化学反应,会影响食物的营养价值
D.干冰易升华,放在密封的瓶中因体积膨胀,会引发冰箱爆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干冰凝固点约为-1800C,冰箱中温度约为-100C,干冰升华要吸热而耗电;
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想要保持固态,至少要-1800C,但是冰箱里才-100C左右;
C、干冰密闭在塑料瓶中,与食物不反应;
D、干冰凝固点约为-1800C,冰箱中温度约为-100C,冰易升华,放在密封的瓶中因体积膨胀.
解答:A、干冰凝固点较低,升华时要吸热而耗电,并且升华导致压强增大而易爆炸,不能用来制冷,故A错误;
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想要保持固态,至少要-1800C,但是冰箱里才-100C左右,故B错误;
C、干冰酸性气体,只能与碱性物质反应,干冰密闭在塑料瓶中,与食物不反应,故C错误;
D、干冰凝固点约为-1800C,冰箱中温度约为-100C,冰易升华,放在密封的瓶中因体积膨胀,会引发冰箱爆炸,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干冰的有关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干冰的凝固点和干冰的化学性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Ca(HCO3)2> CaCO3
B.常温时的溶解度:NaHCO3< Na2CO3
C.等浓度时溶液的pH:KHCO3> K2CO3
D.等质量时与酸反应耗酸量:KHCO3=CaCO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 CaCO3难溶,Ca(HCO3)2可溶;C项:越弱越水解,等浓度时 K2CO3溶液的碱性强;D项:两者的分子量均为100,但耗酸量不同;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现有乙二醇(C2H6O2)与醋酸(CH3COOH)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52%
B.37%
C.16%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乙二醇(C2H6O2)与醋酸(CH3COOH)组成的混合物,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1,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16,根据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混合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再根据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计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在混合物中,只有C、H、O三种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
则碳和氧元素的总的质量分数为1-9%=91%,
乙二醇(C2H6O2)与醋酸(CH3COOH)组成的混合物,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1,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16=3:4,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1%×
=52%,
故选:A.
点评:考查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中等,关键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式得出C、O的固定组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