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分类思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从分类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SO2和NO2溶于水都显酸性,因而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
B.Na2O和NH3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故均为电解质
C.Si和SiO2均属于原子晶体
D.Na2O和Na2O2与水反应均会生成强碱,故都是碱性氧化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SO2是酸性氧化物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B.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Na2O所以电解质,氨气不能自身电离出离子,是非电解质,B错误;C.Si和SiO2均属于原子晶体,C正确;D.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酸性氧化物,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分类的有关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8分)下列两组物质:①CO2、P2O5、CaO、SO2,②Cu、Mg、Zn、Al。每组中有一种物质在某些化学性质或分类上与其他几种物质不同,这两种物质是① ,② 。
参考答案:22.① CaO 、②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①CO2、P2O5、SO2属于酸性氧化物,CaO属于碱性氧化物;②Cu与酸不反应,其它三个金属与酸反应,所以答案为①CaO ② Cu。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氯化氢
B.氯水
C.铜
D.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非电解质、定义判断.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该概念的前提必须是化合物.
解答:A氯化氢是电解质,故A错误.
B氯水是混合物,故B错误.
C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电离的,而不是二氧化碳电离的,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注意以下几点错误认识:
1、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如铜不是电解质但能导电.
2、电解质一定导电,如氯化钠晶体,因没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离子,所以不导电.
3、不是电解质的物质就一定是非电解质,如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其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其水溶液能导电,因离子是亚硫酸电离的而不是二氧化硫电离的,所以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
5、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如硫酸钡溶液,因硫酸钡难溶于水,所以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能力较差,但硫酸钡是强电解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近年来,华北多个地区发生持续雾霾天气,“PM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目前的雾霾污染,无需治理借助于天气状况改善即可
C.PM2.5颗粒含有重金属、多种烃等有毒物质
D.汽车尾气是目前城市大气污染气体和细小颗粒物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雾是小水滴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正确;B.目前的雾霾污染,可通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工厂的尾气达到排放标准才允许生成等措施加以治理,错误;C.PM2.5颗粒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多种烃等有毒物质,正确;D.大量机动汽车尾气是目前城市大气污染气体和细小颗粒物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正确。
考点:考查雾霾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硫酸铜
B.石墨
C.乙醇
D.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根据定义即可解答.
解答:A.硫酸铜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导致溶液导电,所以硫酸铜是电解质,故A正确;
B.石墨是单质,所以石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乙醇常温下为液态,在水溶液里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只有乙醇分子,不能导电,所以乙醇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导电,但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是碳酸不是二氧化碳自身电离,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判断,关键注意“电解质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