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回答下面问题: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济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蒸馏方法
(2)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实验室为除去苯中含有的少量苯酚,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加氢氧化钠溶液,用分液漏斗分离
B.加乙醇,用分液漏斗分离
C.加热蒸馏,用分馏法分离
D.加浓溴水,用过滤法分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苯和苯酚互溶,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苯酚钠,溶于水,但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溴、苯酚以及三溴苯酚都能溶于苯中.
解答:A.加氢氧化钠溶液,苯酚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溶于水的苯酚钠,但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正确;
B.苯、苯酚以及乙醇混溶,加入乙醇不能将二者分离,故B错误;
C.由于苯中含有少量的苯酚,加热蒸馏不能完全将二者分离,效果不好,故C错误;
D.加浓溴水,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和溴都能与苯互溶,不能将二者分离,并引入新的杂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为解答该题题目的关键之处,学习中注意把握相关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利用工业炼铜后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制备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和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其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NaClO溶液,调pH约为3,过滤;
Ⅲ.溶液进行减压蒸发等操作,甩干后送入聚合炉中进行高温聚合,……得到聚合氯化铝。
Ⅳ.将Ⅱ中得到沉淀洗涤、干燥,再与NaClO和NaOH反应,生成高铁酸钠。
(1)稀盐酸溶解Fe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2)验证炉渣 中含有FeO必要的化学试剂为?????????。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物质
| Fe(OH)3
| Al(OH)3
| Fe(OH)2
|
开始沉淀时
| 1.5
| 3.4
| 6.3
|
完全沉淀时
| 2.8
| 4.7
| 8.3
? ①步骤Ⅱ中加入过量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中,调pH约为3的目的是????????。 (4)该工业流程存在缺点,在步骤Ⅱ伴随着有氯气产生,此反应方程式是????????。 (5)步骤Ⅲ中在减压蒸发与甩干操作之间,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6)在步骤Ⅳ中,若该反应生成166 g Na2FeO4转移3 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参考答案:(1)Fe2O3 + 6H+ = 2Fe3+ + 3H2O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稀盐酸溶解Fe2O3:Fe2O3 + 6H+ = 2Fe3+ + 3H2O。 (2)验证FeO先要溶解,是盐酸,在证明Fe2+的检验,可用KMnO4溶液的褪色实验或K3[Fe(CN)6]溶液蓝色沉淀实验。 (3)①步骤Ⅱ中加入过量NaClO,将Fe2+氧化,2Fe2+ + ClO- + 2H+ = 2Fe3+ +Cl- + H2O。 ②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中,调pH约为3的目的是Fe2+不能形成沉淀,将Fe2+氧化为Fe3+,可使铁完全沉淀。 (4)在步骤Ⅱ伴随着有氯气产生是因为:ClO- + Cl- + 2H+ = Cl2 + H2O。 (5)步骤Ⅲ中在减压蒸发与甩干操作之间,还需进行的操作是浓缩至饱和、冷却结晶。 (6)在步骤Ⅳ中发生反应,生成166 g Na2FeO4转移3 mol电子,3NaClO+4NaOH+2Fe(OH)3=2Na2FeO4+ 3NaCl + 5H2O。反应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Fe(OH)3和氧化剂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下列气体,其质量最大的是
A.N2 B.SO2 C.CO2 D.CH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解答: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在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气体中,其质量最大的就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四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是:28、64、44、16,二氧化硫的最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溴水来鉴别乙烯和苯 B.可以用金属钠来鉴别乙醇和乙酸 C.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来鉴别葡萄糖和淀粉 D.可以用灼烧的方法来鉴别真丝布料和纯棉布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苯和溴水发生的是萃取,可以用溴水鉴别乙烯和苯;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均能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不能鉴别;葡萄糖含有醛基,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产生砖红色沉淀,但淀粉不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可以鉴别;真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灼烧是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鉴别,乙醇正确的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有关物质的性质差异,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