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根据酸分子中含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D.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错误,根据酸分子中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B 正确
C 错误,氯化氢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但是氯化氢是强电解质
D 错误,氢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不是金属,而是非金属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不能只用NaOH溶液除去括号中杂质的是
A.Mg(Al2O3)
B.MgCl2(AlCl3)
C.Fe(Al)
D.Fe2O3(Al2O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MgCl2和NaOH生成Mg(OH)2,而AlCl3生成了NaAlO2,只用NaOH无法将Mg(OH)2再转化成MgCl2.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可乐”饮料
B.石油
C.冰水混合物
D.加碘食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冰和水都由H2O分子构成,体系中只存在一种分子,是一种纯净物.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有关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固体(碳酸钠):加热
B.碘(氯化铵):加热
C.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D.氯化铁溶液(氯化亚铁):稀硝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碳酸钠的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
B.碘单质易升华;
C.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且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上层,不互溶;
D.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根.
解答:A.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而碳酸钠不分解,所以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不能采用加热的方法,故A错误;
B.碘单质易升华,加热会使碘单质升华,故B错误;
C.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且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上层,不互溶,则分液、干燥、蒸馏可得纯净的乙酸乙酯,故C正确;
D.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根,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量.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区别NaCl、Al2(SO4)3、(NH4)2CO3、Mg(NO3)2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
B.BaCl2
C.AgNO3
D.HC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NaOH与NaCl不反应;NaOH与Al2(SO4)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后消失;NaOH与(NH4)2CO3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NaOH与Mg(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选A。
考点:无机化学反应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例如:铝的化合物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实验现象的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