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向0.1mol?L-1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下列的
A.Na+和CO32-
B.Na+和HCO3-
C.HCO3-和CO32-
D.Na+和OH-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先写出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中的生成物判断存在的主要离子.
解答:氢氧化钠和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OH+CO2=NaHCO3,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酸式盐,在水溶液里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能水解也能电离,但都比较微弱,所以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故选B.
点评:知道氢氧化钠和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物及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是解本题的关键;碳酸氢根离子既能电离又能水解,但都比较微弱,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碳酸氢钠水溶液呈碱性.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首先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科学家是 …(  )
A.贝采利乌斯
B.维勒
C.李比希
D.凯库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机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18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了有机化学的概念,使有机化学发展成为化学的一个分支,因此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学史的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学生记住即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对于反应8Fe2++10H++NO3-=8Fe3++NH4++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
C.若有lmolNO3-发生氧化反应,则转移8mole-
D.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分析:A、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计算判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做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做氧化剂;
B、原电池反应中负极反应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依据概念分析发生氧化反应的是亚铁离子,依据离子方程式计算电子转移数;
D、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
解答:A、反应8Fe2++10H++NO3-=8Fe3++NH4++3H2O中还原剂为Fe2+,氧化剂为NO3-,所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故A错误;
B、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3+,故B正确;
C、若有lmolNO3-发生还原反应,则转移8mole-,故C错误;
D、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该过程说明Fe( 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分析,概念理解判断,电子转移的计算方法,原电池的原理应用,关键是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隐含的氧化性的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烷烃一个分子里含有9个碳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2种,这种烷烃的名称是
A.正壬烷
B.2,6-二甲基庚烷
C.2,2,4,4-四甲基戊烷
D.2,3,4-三甲基己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氯代物只有2种,表明该烃分子中只有2种位置不同的H原子,该烃结构应该较为对称。根据其分子里含有9个C原子,试写可得其C骨架:

①位或②位上的H是等效的,该有机物的名称为:2,2,4,4-四甲基戊烷。
另解:写出备选项所列物质,再根据C数和一氯代物数进行判定,可得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共平面的是
A.乙烷
B.丙烯
C.溴苯
D.乙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是不可能共平面的,A不正确。丙烯和乙醇中都含有饱和碳原子,而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4个原子一定位于四面体的4个顶点上,因此不可能是共平面的。苯是平面型结构,1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后,溴原子仍然处在这个平面上,所有正确的答案是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