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mL?0.01?mo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mol·L-1?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V(NaOH)=0时,c(H+)=1×10-2 mol·L-1
B.V(NaOH)<10 mL时,不可能存在c(Na+)=2c(C2O42-)+c(HC2O4-)
C.V(NaOH)=10 mL时,c(H+)=1×10-7 mol/L
D.V(NaOH)>10 mL时,c(Na+)>c(C2O42-)>c(HC2O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说明草酸氢钠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因为草酸是弱电解质,所以0.01 mol·L-1 NaHC2O4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小于0.01mol/L,A不正确。加入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为NaOH+NaHC2O4==Na2C2O4+H2O,二者恰好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10ml。生成物草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C不正确。如果氢氧化钠的体积小于10ml,则二者反应后,溶液就有可能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c(H+)+c(Na+)=2c(C2O42-)+c(HC2O4-)+c(OH-)可知,如果溶液显中性,则c(Na+)=2c(C2O42-)+c(HC2O4-),因此B也是不正确的。当氢氧化钠大于10ml时,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草酸钠两种溶质,由于草酸钠的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且氢氧化钠的存在会抑制其水解,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镁、铝都是活泼金属,下列关于镁、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镁可与冷水反应,铝只能与热水反应
B.镁比铝活泼,所以镁比铝更容易锈蚀
C.镁、铝可以与酸反应,铝还可以与强碱溶液反应
D.常温下,镁、铝都可以在浓硫酸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镁、铝在空气中表层均可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使内层金属不被腐蚀.铝在浓H2SO4中可被钝化,而Mg则不能.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相同温度、相同物质量浓度的四种溶液:①CH3COONa、②NaHSO4、③NaCl、④Na2CO3按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①>③>②
B.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酸越弱,相应的盐越容易水解,碳酸的酸性强于醋酸的,所以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小于碳酸钠的。氯化钠不水解,显中性。磷酸氢钠能电离出氢离子,显酸性,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和Cl 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
B.11∶3
C.3∶1
D.4∶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讲析: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被氧化的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从0升至+1、+5.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得ClO-和ClO3-的个数之比为1∶3,则被氧化的氯原子共失电子1+3×5=16;被还原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降至-1,欲使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则需16个氯原子.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4=4∶1.
点评:在学习具体物质性质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前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反应,在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混合物达到很高的温度,生成氧化铝和液态金属单质,常用于冶炼难熔的金属.铝能用作铝热剂和冶炼难熔金属的原因是
A.铝的导热性很好
B.铝在高温下燃烧
C.还原性较强且在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D.金属性较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铝粉与金属氧化物混合点燃,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是铝能作为铝热剂的根本原因,不是铝的导热性和金属性引起的.故选项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