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可用C12H22O11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③明矾、石膏、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
④盐酸、漂白粉、水玻璃都是混合物??
⑤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①蔗糖与麦芽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③酸、碱、盐、水等都属于电解质;
④盐酸是HCl水溶液、漂白粉是氯化钙与次氯酸钙、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⑤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
解答:①蔗糖与麦芽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①正确;
②聚乙烯、聚氯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②错误;
③明矾、石膏属于盐类,冰醋酸属于酸,水可以电离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明矾、石膏、冰醋酸、水都是都属于电解质,故③正确;
④盐酸是HCl水溶液、漂白粉是氯化钙与次氯酸钙、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都属于混合物,故④正确;
⑤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故⑤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基本概念,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识记.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可能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萃取
B.分液
C.过滤
D.灭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萃取、分液、过滤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故ABC错误; 灭火过程中生成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往蛋白质溶液里加入下列物质会产生沉淀,但再加水稀释,沉淀又会溶解的是
A.CuSO4
B.(NH4)2SO4
C.H2SO4
D.酒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溶液可发生盐析,使溶解度降低.
解答:蛋白质遇到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会因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盐析是可逆的,加水后沉淀又会溶解.
蛋白质在某些条件下能变性,这是一种不可逆的化学变化,使蛋白质变性的条件有多种,如强酸、强碱、可溶性重金属盐、甲醛、加热等,CuSO4、H2SO4、酒精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性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中注意能使蛋白质盐析的盐类.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以下集气装置中正确的是

A.CO2的收集
B.NO的收集
C.O2的收集
D.NH3的收集(液体为H2O)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正确;NO极易被氧化生成NO2,所以只能用排水法收集,B正确;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不正确,答案选AB。
考点:考查常见气体收集方法的判断
点评: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是:1.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氢气,氧气;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大,溶于水的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氯气;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小,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氨气。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一类物质具有如下的性质:①能使石蕊溶液变色?②能与活泼金属反应?③能与盐反应④能与碱反应.?则该类物质是
A.非金属单质
B.氧化物
C.盐
D.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依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比较判断;
酸的通性:①酸使酸碱指示剂变色.②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③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④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⑤酸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碱的通性: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变色;②与酸反应;③与酸性氧化物反应;④与盐反应;
盐的通性:①和酸反应;②和碱反应;③与金属反应;④与盐反应;
解答:A、非金属单质不能使石蕊溶液变色,故A不符合;
B、氧化物不能使石蕊溶液变色,故B不符合;
C、盐不能使石蕊溶液变色,故C不符合;
D、酸具有①能使石蕊溶液变色?②能与活泼金属反应?③能与盐反应④能与碱反应;的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盐性质的分析判断,熟练掌握物质性质和物质类别通性与特性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