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有下列物质:氧气、浓硫酸、二氧化硫、硫化氢、铜片、钠、焦炭、氨气
请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单质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有气体生成、溶液变红,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的实验,选择的试剂应是二氧化硫和
(3)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酸性氧化物为
(4)两种物质间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发生催化氧化(制硝酸其中的一步)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共8分) (1)2Na +2H2O ===2N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单质铜片、钠、焦炭中,只有钠能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 +2H2O ===2Na+ + 2OH- + H2 ↑。
(2)选择S的最低价态,即硫化氢(H2S )。
(3)酸性氧化物且具有还原性的是二氧化硫(SO2 )。
(4)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SO2、CO2,即C和浓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
2SO2↑+CO2↑+2 H2O。
(5)催化氧化即是氨的催化氧化,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方程式式是4NH3+5O2
4NO+6H2O。
考点:无机物的性质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无机物的性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黄铜矿(CuFeS2)是制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
8Cu+4FeO+2Fe2O3+16SO2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上述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合理的是 (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3)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S2O82-+2I -=2SO42-+I2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的催化过程。 、
。
(不必配平,每空1分)。
(4)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
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
所选试剂为 。证明炉渣中含有的实验现象为
。
参考答案:(1)Cu、O; (2)b、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反应8CuFeS2+21O2
8Cu+4FeO+2Fe2O3+16SO2中,化合价降低元素Cu、O在反应中被还原,化合价升高元素Fe、S所在的生成物Fe2O3、SO2是氧化产物 ;(2)高空排放污染空气,浓硫酸吸水不吸收SO2,故b、c正确;(3)根据题意过二硫酸钾(K2S2O8)、三价铁离子均具有强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2+均可催化反应S2O82-+2I-=2SO42-+I2;实质是2Fe3++2I-=2Fe2++I2,S2O82-+2Fe2+=2SO42-+2Fe3+;(4)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亚铁离子,使得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考点: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氧化镁固体加入稀盐酸中,完全溶解
B.氢氧化铜加入到稀硫酸中
C.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充分振荡
D.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氧化镁溶于盐酸,没有颜色变化,所以选A;B、氢氧化铜溶于硫酸生成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所以不选B;C、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溶液的颜色由黄色变成蓝绿色,所以不选C;D、氯化铁与硫氰化钾反应生成红色溶液,所以不选D。
考点:铁离子的检验。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表示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正确的是
A.NaAlO2溶液中滴加过量盐酸:AlO2-+H2O+H+= AI(OH)3
B.NH4HSO3溶液与足量浓NaOH溶液共热:NH4++HSO3-+2OH-
NH3↑+SO32-+H2O
C.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 Al3++3H2O
Al(OH)3↓+3H+
D.FeCl3溶液与Cu反应:Fe3++Cu = Fe2++ Cu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则产生的氢氧化铝沉淀优惠转化为铝离子,错误;B、亚硫酸氢铵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热反应生成氨气、亚硫酸根卤族、水,正确;C、明矾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铝胶体,不能划沉淀符号,错误;D、不满足电荷守恒,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4分)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是一种强还原剂,广泛用于纺织工业。其制备过程如下:
①把甲酸(HCOOH)和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
②用Na2SO3固体和某酸反应制备SO2气体;
③在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SO2气体通入①的溶液中,即有保险粉生成,同时生成一种气体。
(1)写出NaOH的电子式
(2)制备SO2时所选用的酸,你认为下列最适宜选用的是
A.浓盐酸
B.质量分数为70%的H2SO4
C.稀硝酸
D.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
(3)制备保险粉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4)保险粉可以用于除去废水中的重铬酸根离子(Cr2O72-被转化为Cr3+),这是目前除去酸性废水中铬离子的有效方法之一,则每消耗0.1mol保险粉,理论上可以除去Cr2O72-的物质的量为 mol。
(5)保险粉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甲、 乙、 丙三种化合物。若将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溶液,在甲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则有淡黄色沉淀和气体丙产生;乙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有气体丙产生,但无白色沉淀。
在甲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保险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6)保险粉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氧气而发生氧化。其方程式为:
①2Na2S2O4+O2+H2O==4NaHSO3或②2Na2S2O4+O2+H2O==4NaHSO3+NaHSO4
请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时发生的是②的反应。
参考答案:(共14分,每空2分)
(1)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见答案。 (2)浓盐酸有挥发性,若选用浓盐酸则制得的SO2不纯,若选用稀硝酸,则SO2会被硝酸氧化,若选用稀硫酸,则反应速率较慢,且生成的SO2易溶于水,所以最合适的试剂是B。(3)步骤①所得溶液为HCOONa和NaOH的混合溶液,Na2S2O4中硫的化合价为+3价,由SO2生成Na2S2O4时硫元素化合价降低而被还原,则还原剂为HCOONa(碳的化合价为+2价),氧化产物为CO2,反应物和生成确定后配平并补写生成物水,即得化学方程式:NaOH+HCOONa+2SO2==Na2S2O4+CO2+H2O。(4)除去废水中的重铬酸根离子时保险粉作还原剂,被氧化为SO42-,每摩尔保险粉失6mol电子,而每摩尔Cr2O72-得6mol电子,所以每消耗0.1mol保险粉,理论上可以除去Cr2O72-的物质的量为0.1mol。(5) +3价的硫酸不稳定,容易发生歧化反应,根据甲与稀硫酸的反应情况可判断甲为Na2S2O3,根据乙与BaCl2溶液反应的情况可判断乙为Na2SO3,丙为SO2,故甲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O2+S↓+H2O;保险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 ="=" Na2S2O3+Na2SO3+SO2。(6)反应②的生成物有NaHSO4,要证明发生的反应是②而不是①,只需检验SO42-即可,具体实验是:取少许固体溶于水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是②(注:NaHSO3不与BaCl2溶液反应)。
考点:主要信息型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设计等内容;考查学习、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