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氯气制备及有关性质验证的实验.

(1)在实验时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后,漏斗中的液体没有顺利流下,其可能原因是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上述装置中明显存在不足之处,为保证装置B中实验成功,应在装置A、B之间添加一个装置,该装置是图2中的______(填“Ⅰ”、“Ⅱ”或“Ⅲ”).
(3)装置C中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为
,请在方框内写出导致该阶段颜色变化的粒子符号.
(4)装置D中起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5)某同学认为SO2和Cl2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褪色效果没有预期那样快.为了探讨SO2和Cl2按1:1通入的漂白效果,他们设计了如图3所示实验装置.
①实验开始后,乙装置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乙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
参考答案:(1)在实验时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后,漏斗中的液体没有顺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下图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1)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
(2)A 中m 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
(3)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则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
(4)E中若装有FeCl2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某中学高一化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入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NaCl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MnO2 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
d.MnO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
①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 实验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
②实验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MnO2+4HCl(浓)=== MnCl2+Cl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实验题 欲制无水氯化铝并保存备用。现有仪器如下图所示,并有浓盐酸、水、固体烧碱、铝粉、二氧化锰、浓硫酸、碱石灰(主要成分为CaO, NaOH)、食盐固体等八种试剂。
设计的制取过程是:制氯气 → 净化和干燥氯气 → 制氯化铝
查资料得知:无水AlCl3极易与水作用而变质,AlCl3易升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列仪器中选取必须的几种,连接成一个制无水氯化铝的连续装置,按前后顺序填写图的编号(可以重复使用)。仪器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2)写出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意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连接装置中最后连接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③ 、⑦ 、⑤ 、② 、⑤
(2)MnO2+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KClO3与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产生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化学方程式如下: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回答下列问题:
(1)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填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2)产生0.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3)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倍.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以下均为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两种液态有机物 ????
B.装置②,可用于检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
C.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乙炔 ????
D.装置④,选择合适药品时,可用于制取少量氨气或乙烯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