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法使用不合理的是
A.用结晶法从水溶液中获得氯化铁晶体
B.用纸上层析法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混有少量氯化铜
C.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必需相等
D.用AgNO3溶液、稀硝酸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答案:C
A.正确,先向溶液中加适量盐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从水溶液中获得氯化铁晶体;
B.正确,溶质粒子在同一介质中运动的速率不同,用纸上层析法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混有少量氯化铜;
C.不合理,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必需有一种过量。
D.正确,用AgNO3溶液、稀硝酸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食盐形成AgCl沉淀。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以黄铜矿(CuFeS2)为原料冶炼铜的反应为:
8CuFeS2+21O2
8Cu+4FeO3+2Fe2O3+16SO2

(1)若Cu为+2价,则反应中每生成1molCu需要转移?????????????mol电子。
(2)为综合利用炉气中的大量SO2,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用浓硫酸吸收???????? b.用于制备硫酸
c.高空排放???????????? d.用纯碱液吸收制亚硫酸钠
(3)为检验所得矿渣是中是否含有FeO、Fe2O3、CuO、A12O3、SiO2等氧化物,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矿渣粉末,加入适量浓硫酸后加热,固体全部溶解,得溶液A;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由此判断矿渣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
②将溶液A稀释后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沉淀产生,静置后取上层清液,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变浑浊。由此判断出矿渣中含有?????????,写出通入过量的CO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取另一份溶液A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中有红色物质,由此判断矿渣中有?????????????,写出此步操作中得到红色物质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CuSO4,少量的Ag+、Hg2+以及部分污泥,在实验室中通过下述过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铜晶体及其它物质。?

(1)步骤1的主要操作是________,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有___________。
(2)步骤2中需加入某种试剂后再将混合物分离,该试剂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生成固体残渣的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步骤3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烘干。
参考答案:(1) 过滤 , 漏斗、玻璃棒 。
(2) Cu?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同学用图示装置进行铁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ag纯铁粉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300 mL 6 mol/L的稀硝酸,铁粉恰好完全溶解。
(一)气体产物成分探究:
(1)燃烧红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为证明气体产物为NO,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二)产物中铁元素价态探究:
(3)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产物中只含+3价铁元素;假设2:___________; 假设3: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分别取小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装入两支试管甲、乙中,在甲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乙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推测实验现象与结论:
①若现象为:_______________,则假设1正确;
②若现象为:_______________,则假设2正确;
③若现象为:_______________,则假设3正确。
(5)a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除去广口瓶内的氧气,避免干扰气体检验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实验题 (15分)某化学研究小组为测定Na2O2样品(仅含Na2O杂质)的纯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一]取样品0.100 g,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测定。(夹持装置省略)

(1)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
(2)若在实验过程中共产生气体11.20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样品中Na2O2的纯度为 。
[实验二]样品溶于水后用盐酸滴定
(3)取一定量样品溶于水并稀释至250 mL,配制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用到 。
(4)取上述所配溶液各25.00 mL,用一定浓度的标准盐酸滴定,平行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标准盐酸体积(mL)
| 23.00
| 24.98
| 25.00
| 25.02
由表中数据可知,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为 mL。若滴定前用上述所配溶液润洗锥形瓶,对测定盐酸体积产生的影响是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5)小组同学对比两个实验发现,实验一测得的Na2O2样品的纯度比理论值明显偏小。经过分析,小组同学认为,明显偏差不是由操作失误和装置缺陷引起的,可能是反应原理上的原因。查阅资料发现: Na2O2与水反应产生的H2O2未完全分解。 ①写出Na2O2与水生成H2O2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将实验一稍加改进,就能使测定结果接近理论值,写出改进方案: 。
参考答案:(1)夹紧止水夹,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旋开活塞,一段时间后,<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实验目的,考查定量实验的测定方法及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A气密性主要是防止活塞处漏气,所以要夹紧止水夹,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旋开活塞,一段时间后,若水不能顺利流下,证明气密性良好;或者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右侧的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捂住分液漏斗,看是否有气泡产生,冷却后是否有一段水柱形成。 (2)气体11.20 mL,说明氧气为0.0005mol,则过氧化钠为0.001mol,质量为0.078g,质量分数为78%。 (3)稀释至250 mL,需用到250 mL容量瓶,定容时还需要用到胶头滴管。 (4)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组数据误差大,要舍去,后三组平均值是25.00mL。若滴定前用上述所配溶液润洗锥形瓶,相当于增加了待测液的量,滴定液会增多,则需要的盐酸体积增多,计算时会认为氧化钠偏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偏低,这里说的实验测定结果指的是盐酸的体积会偏高。 (5)①Na2O2与水生成H2O2方程式是Na2O2+2H2O=2NaOH+ H2O2。 ②实验一改进的目的是使过氧化氢分解,一般加入使过氧化氢快速分解的催化剂,如二氧化锰,氯化铁等均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实验能力以及过氧化钠的性质,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