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分别是Na2CO3、NaCl、AgNO3.王老师选择了一种试剂就把它们区别开来了,这种试剂是
A.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硝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检验CO32-可用酸,检验Ag+可用Cl-,则检验三种物质可用盐酸,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A.加入盐酸,Na2CO3生成气体,NaCl无现象,AgNO3生成沉淀,可鉴别,故A正确;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能鉴别Na2CO3、NaCl,故B错误;
C.加入氯化钡溶液,不能鉴别Na2CO3、AgNO3,故C错误;
D.加入硝酸,不能鉴别NaCl、AgNO3,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侧重于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对有机物分子进行结构分析的质谱法。其方法是让极少量(10-9g)的化合物通过质谱仪的离子化室,使样品分子大量离子化,少量分子碎裂成更小的离子。如C2H6离子化后可得到C2H6+、C2H5+、C2H4+……然后测定其质荷比。设H+的质荷比为β,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图所示(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表示碎片质量,与该离子的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
A.甲醇
B.甲烷
C.丙烷
D.乙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mL?1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3mol?L-1的KClO3
B.75mL?2mol?L-1的NH4Cl
C.150mL?2mol?L-1的CaCl2
D.350mL?3mol?L-1的NaC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可知1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mol/L,结合各选项中化学式判断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据此判断.注意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与物质的构成有关.
解答:1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mol/L.
A、KClO3溶液不存在氯离子,故A错误;
B、2mol?L-1的NH4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mol/L,故B错误;
C、2mol?L-1的C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4mol/L,故C错误;
D、3mol?L-1的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mol/L,符合要求,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难度较小,明确物质的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浓度的关系来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中有C-H 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4,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 ]
A.CH3CH(OH)CH3
B.CH3CH2OCH3
C.CH3CH2CHO
D.CH3CH2CH2CH2OH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制取少量的NH3
B.用水就可以一次性鉴别溴苯、苯、乙酸三种物质
C.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黄铜(Cu、Zn合金)中Zn的含量
D.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依次加入的物质可以是H2O、Ba(OH)2、Na2CO3、HC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生石灰可以吸收氨水中的水,让其中的氨气挥发出来;
B、溴苯和水互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大,苯和水互不相溶,密度比水小,乙酸和水互溶;
C、Cu、Zn均能和稀硝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一氧化氮,用排水量气法时,洗气瓶的导管要短进长出;
D、粗盐的提纯步骤:先溶解粗盐,再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钡,除去粗盐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再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除去粗盐中的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最后加盐酸,除去多余的碳酸根离子;
解答:A、生石灰可以吸收氨水中的水,让其中的氨气挥发出来,可以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制取少量的NH3,故A正确;
B、溴苯和水互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大,混合后分层,上层是水,下层是溴苯,苯和水互不相溶,密度比水小,混合后分层,上层是苯,下层是水,乙酸和水互溶,不分层,故B正确;
C、Cu、Zn均能和稀硝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一氧化氮,但是用排水量气法时,洗气瓶的导管要短进长出,故C错误;
D、粗盐的提纯步骤:先溶解粗盐,再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钡,除去粗盐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铁离子等,再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除去粗盐中的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最后加盐酸,除去多余的碳酸根离子,碳酸钠必须加在氢氧化钡的后面,最后加盐酸,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有关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记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