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11分)(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
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填写下列各项序号)
A.任何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若有剩余均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B.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C.配制H2SO4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左盘纸上称量
E.Na2CO3溶液不能保存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F.将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浸入稀盐酸中,测定溶液的PH
(2)据报道,目前一些地区酸
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突出,严重威胁
群众健康,影响环境安全。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关注臭氧层、
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①汽
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及汽油、柴油等到物质,这种尾气越来越成
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汽车尾气中的CO来自????
??????????????????????,
NO来自(用方程式表示)????????????????????????????????????。
②空气中微量的臭氧对人有益,浓度过大则是一种污染气
体,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几乎
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停止使用氟里昂是为了保护臭氧层
B.光化学烟雾与大气臭氧的生成有关
C.家用电器消毒柜中产生的臭氧能够高效杀菌消毒
D.臭氧能使湿润的碘化钾一淀粉试纸变蓝
③在一定条件下用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
无毒气体。同温同压下,7LNH3恰好将6LNO
和NO2的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是?????????。
参考答案:(11分)(1)B、E?(2分)(2)①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酸雨”现象越来越普遍,下列物质能引起“酸雨”的是
A.CO2
B.SO2
C.CO
D.飘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解答:题中只有二氧化硫可形成酸雨,因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进而被氧化生成硫酸,溶液呈酸性,导致雨水pH<5.6,CO2溶于水,雨水pH=5.6,不是酸雨,CO与飘尘与水不反应,不构成酸雨,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酸雨的形成,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形成酸雨的原因可治理方法,学习中注意先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把握常见环境污染名词和物质的性质.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
?A.关闭所有化工厂
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
C.提高污水处理率
D.降低机动车辆尾气污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垃圾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是卫生填埋
B.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C.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 垃圾资源化就是将垃圾分类处理,能回收利用的就充分利用,不能回收的将其经过粉碎、发酵堆呕,变为农作物生长的肥料。因此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错误。B. 在日常生活中,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错误。C. 推广使用新能源,就可以少用甚至不用化石能源,因此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正确。D. 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而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醋通常用作调味剂去除腥味
B.亚硝酸钠可以用作发色剂
C.我国应禁止使用味精
D.苯甲酸钠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食品添加剂的类型多种,正确合理使用,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