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A.萃取法 B.生化法 C.分馏法 D.分液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要求根据试题给定的甲乙两物质的性质,综合分析后选出分离方案。升华法显然不行;因为甲乙两物质均溶于水,所以能用分液、萃取也不可行;只能根据沸点的差异采取分馏法比较合适。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用18 mol / L的硫酸溶液配制500 mL 1 mol / L的硫酸溶液,有下列操作步骤: (1)将溶解后的硫酸溶液立即沿玻璃棒转入容量瓶中; (2)将量得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加水溶解,然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2~3次倒入烧杯中; (3)盖上瓶塞,轻轻摇匀即配制完毕。 (4)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全部转入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5)用量筒量取27.78 mL的浓硫酸。 先将以上步骤按实际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指出操作中所有的错误和不妥之处。
参考答案:⑤②①④③ (1)应将溶解后的硫酸冷却到室温再转入容量
本题解析: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基本步骤有:计算、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使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500 mL的容量瓶、胶头滴管。特别应注意各种仪器的使用要求。 解析:按照计算、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的配制步骤可排列出操作的先后顺序。即:(5)(2)(1)(4)(3)。操作中的错误可按操作顺序的先后逐步检查:量筒是粗量器具,只能量准到小数点后一位,量取27.78 mL是不可能的;溶解浓硫酸一定要将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且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将水加入浓硫酸中是错误的;量筒不用洗涤,洗涤量筒是错误的;浓硫酸的溶解要放出大量热,不能立即转入容量瓶中,一定要冷却到室温;洗涤2~3次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后,要轻轻摇匀容量瓶一次,再注入蒸馏水定容反复摇匀。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均需用到的仪器是 A.试管 B.胶头滴管 C.玻璃棒 D.漏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根据实验的原理与要求,都需要用到玻璃棒,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物质存放方法错误的是
A.Cl2水置于棕色试剂瓶避光保存 B.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磨口玻璃塞
C.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D.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氯水见光易分解,应该置于棕色试剂瓶避光保存,A正确;氢氧化钠溶液能和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强的硅酸钠,从而使玻璃塞和瓶口粘合在一起而不易打开,应该有橡胶塞,B不正确;硫酸亚铁易被氧化生成硫酸铁,所以加入铁粉的目的是防止氧化,C正确;选项D正确,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化学试剂保存的掌握情况,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化学试剂的性质,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保存方法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4分)为了达到下表所列的一些有关家庭常用物质的实验要求,请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实验要求
| 化学试剂
| 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
|
| 验证味精是否有食盐
|
| 除烧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Mg(OH)2)
|
| 证明地瓜粉中含有淀粉
|
供选择的化学试剂 A.醋酸????? B.硝酸银溶液和硝酸?????? C.碘水 ??????????D.无水硫酸铜粉末
参考答案:DBAC
本题解析:考查物质的检验,属于化学与生活的基本知识; 检验水一般用无水硫酸铜粉末通过观察其颜色变蓝即可;味精与食盐两者均含钠离子,故检验食盐是否存在实际上是检验氯离子,一般用硝酸银溶液和硝酸;除烧水壶中的水垢一般用生活中的醋酸即可;淀粉一般用碘进行检验;
本题难度:一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