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向30 mL1 mol/L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 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①3 mL
②7.5 mL
③15 mL
④27.5 mL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能用来分离Fe3+和Al3+离子的试剂是
A.KSCN
B.NH3· H2O
C.NaOH溶液
D.H2S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均能导电的化合物
B.蔗糖、酒精在液态和水溶液里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C.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为分子,但水溶液中能导电;
B.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C.电解质能导电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必须是自身电离;
D.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铜、石墨为单质;
解答:A.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氯化氢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导电,但没有熔融状态,故A错误;
B.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都以分子存在,所以其水溶液不导电,蔗糖、酒精都是非电解质,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在水溶液里,生成碳酸,碳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导致导电,不是二氧化碳自身电离,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NH3、在水溶液里,生成氨水,氨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和 氨酸根离子导致导电,不是氨气自身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铜、石墨虽能导电,但都是单质,所以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考查电解质的定义,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电解质能导电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自身电离,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O2在放电条件下变成O3
B.加热胆矾成无水硫酸铜
C.漂白的草帽久置于空气中变黄
D.用干冰降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A选项指的是氧气转化为臭氧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CuSO4·5H2O转化为CuSO4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实际上是二氧化硫漂白的草帽不稳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利用干冰升华(物理变化)吸热原理达到人工降雨的目的。故选D。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点评:实质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向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均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