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化学小组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并利用氯气进行有关的探究实验
,制取氯气的装置如图I和Ⅱ。
(1)制取氯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Ⅱ中小试管的作用为????????????????????????????????????????????????????;
(3)装置I与装置Ⅱ比较,装置I的主要优点为:???????????????????????????????????。
(4)将生成的氯气通入水中,可制得氯水,氯水见光易分解生成????????????气体。
(5)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利用中学实验室常见试剂,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提出问题
| 收集资料
| 提出假设
| 验证假设
| 得出结论
|
氯水中何种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 ①Cl2有强氧化性 ②Cl2与冷水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 ③HClO有强氧化性
| ①?????????????。 ②盐酸使布条褪色。 ③?????????????。 ④H2O使布条褪色
| 验证假设①:把红色干布条放入充Cl2的集气瓶,布条不褪色; 验证假设②:?????????。 验证假设④:把红色布条放在水里,布条不褪色。
| 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
2、选择题 Inorganic Syntheses一书中,有一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以制备某种干燥的纯净气体。该装置中所装的药品正确的是(??)
 A.A中装浓硫酸,B中装浓盐酸 B.A中装浓盐酸,B中装浓硫酸 C.A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B中装浓氨水 D.A中装浓氨水,B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
3、实验题 (10分)下图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制备乙烯及验证乙烯性质的部分装置图,请回答:
 (1)烧瓶中加入的两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中产生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 (4)甲同学认为: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原因是烧瓶中液体呈棕黑色而产生_____________气体。乙同学经过仔细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个现象可证明乙烯具有不饱和性,这个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丙同学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提出了将杂质气体吸收后,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处理上述实验中烧瓶内废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A.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废液倒入空废液缸中 C.将水倒入烧瓶中 D.废液倒入盛有水的塑料桶中,经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
4、选择题 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棕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是(假定b处水分吸收完全)(??)???????????????????????????
 A.CO2 B.CO C.CO和H2 D.CH3CH2OH(气)
5、填空题 (14分)实验题:某班级的探究小组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 (一)??制备氧化铜 (1)称取5.0g CuSO4·5H2O晶体,研细后溶解:此步骤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此步实验现象: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A.把步骤(2)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稍微加热至沸腾,搅拌,直到沉淀全部变为黑色固体,停止加热,再过滤、洗涤、干燥、再转移到研钵中研细备用。 B.把步骤(2)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到过滤器中过滤,洗涤,将上述沉淀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至全部变为黑色固体为止。再转移到研钵中研细备用。 你认为那一个步骤更好,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证明氧化铜起催化剂作用 设计对比实验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ng氧化铜粉末;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条件下正确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得到滤出物,洗涤并干燥;④观察滤出物的颜色和状态;⑤将滤出物和炭粉混和,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并观察试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铜作催化剂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步骤,有一步不够严密,请指出是那一步:______(填步骤序号);该步骤应该做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 (3)要达到实验目的,还应该再增加一个实验步骤,这个实验步骤是______。 (4)若用另一套实验装置和操作替换第⑤步实验,也可以达到这一步的实验目的,请从图中所给的仪器作出合理选择,将它们连接成一个符合设计者要求的试验装置。 这个实验装置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__接__接__接__接__接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