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OH=Na++OH-
B.CuSO4=Cu2++SO42-
C.H2SO4=2H++SO42-
D.KMnO4=K++Mn2+-+4O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化学反应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D.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C为放热反应,BD为吸热反应,且D反应有化合价的改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加足量的溴水,过滤;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①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氯气会和乙烷之间发生取代反应,和乙烯之间发生加成反应,这样即将杂质除去,又将要留的物质反应了,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①错误;
②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和乙酸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但是和乙酸乙酯是互不相溶的,分液即可实现分离,故②正确;
③溴易溶于苯,用溴水除杂会引入新的杂质,则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后分液,故③错误;
④乙酸与生石灰反应,而乙醇不能,且乙醇易挥发,而乙酸钙为离子型化合物,沸点高,故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可以加足量生石灰后蒸馏,故④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除杂、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常见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已知Fe3O4可表示成(FeO?Fe2O3),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
3Fe2++2S2O32-+O2+4OH—=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B.若有2mol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的O2为0.5mol
C.每生成1molFe3O4,则转移电子数为4mol
D.O2是氧化剂,S2O32-和Fe2+是还原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在3Fe2++2S2O32-+O2+4OH-=Fe3O4+S4O62-+2H2O中,化合物中铁元素、硫元素用平均化合价,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0→-2,所以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2+、S2O32-.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2+、S2O32-,3molFe2+参加反应时只有2mol被氧化,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最之比为1:(2+2)=1:4,,故A错;2molFe2+被氧化时,失去电子2mol,则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
B正确;每生成1molFe3O4,参加反应的氧气为1mol,转移电子数为1mol×4=4mol,故C正确;O2是氧化剂,S2O32-和Fe2+是还原剂,故D正确;所以答案选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吸热反应的是( )
A.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B.铁和稀硫酸的反应
C.氢氧化钡晶体的粉末和氯化铵晶体混合
D.钢铁制品生锈的反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吸热反应,故A选;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不选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该反应为常见的放热反应,故D不选;故选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吸热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