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将1 L0.2 mol/LNaCl溶液和1 L0.2 mol/LNaSO4硫酸钠溶液混合,若溶液的体积变为二者的体积之和,则溶液中的c(Na+)为
A.0.2 mol/L
B.0.3 mol/L
C.0.6 mol/L
D.0.8 mol/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为了除去硝酸钾晶体中所含的硫酸钙和硫酸镁,先将它配成溶液,然后加入KOH、K2CO3、Ba(NO3)2等试剂,配以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制成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其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
A.K2CO3——Ba(NO3)2——KOH——HNO3
B.Ba(NO3)2——KOH——HNO3——K2CO3
C.KOH——K2CO3——Ba(NO3)2——HNO3
D.Ba(NO3)2——KOH——K2CO3——HNO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Ca2+用碳酸钾除去,Mg2+用氢氧化钾除去,SO42-用硝酸钡除去,最后加入硝酸酸化。但用于过量的硝酸钡要用碳酸钾来除,所以碳酸钾必需放在硝酸钡的后面,而氢氧化钾可以随意调整,所以答案选D。
点评: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叫分离。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已知丙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1 g/cm3,沸点约为55℃,要从丙酮和水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结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6分) A、B两种溶液,一种是植物油,一种是矿物油。现各取少量,放在两只洁净的试管里,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冷却后加水振荡,A出现泡沫,B无明显现象。由此可推出:A为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6分) 植物油  矿物油 
植物油是酯类物质,在碱性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油属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盐(肥皂)形成泡沫,而矿物油是烃类物质,不反应,无此现象,据此可知A是植物油,B是矿物油。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同时兼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规范的实验设计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从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的NaOH溶液2 L中取出200 mL,下列关于这200 mL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
B.含NaOH1 g
C.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D.含NaOH0.1 mo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