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为减缓反应速率,用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制乙炔
B.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不用待测液润洗
C.实验室制乙烯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无水乙醇中,并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
D.配制FeCl3溶液时,向试管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实验中需要配制1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2CO3 .10H2O的质量分别为
A.950ml,100.7g
B.1000ml,286 g
C.500ml,286g
D.1000ml,212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配制1mol/L的Na2CO3溶液950ml,应该选用1000ml容量瓶,配置1000ml溶液,需要Na2CO3 .10H2O的质量为286 g,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B.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
C.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进行定容
D.利用蒸馏进行物质的分离时,成败的关键是通过对温度的观察来控制对馏出物的收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时,一般情况下不应相互接触的是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B.向容量瓶中注入溶液时,移液用的玻璃棒与容量瓶瓶颈内壁
C.用过滤器进行过滤时,漏斗颈下口与烧杯的内壁
D.用水吸收氨气时,倒置的漏斗口与水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实验操作中的细节问题.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若触及仪器内壁,当将滴管放回滴瓶时,会污染原溶液;用玻璃棒引流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玻璃棒需和瓶颈内壁接触,但不能和瓶口接触;过滤操作中为防止液体溅出,漏斗颈下口应与烧杯内壁接触;用水吸收HCl时倒置漏斗口应刚好和水面接触,若没入太多,会引起倒吸,若离开水面又会使HCl吸收不充分.
本题难度:困难
5、实验题 (12分)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配制100mL 3.6 mol·L-1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 mol·L-1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
(2)下列实验步骤是配制溶液所必需的步骤,请使用各步骤的编号按照实验操作时的顺序进行排序(只填各步骤的编号)?。
①溶解并恢复至室温;②定容;③计算;④转移;⑤量取;⑥洗涤并转移;⑦反复倒转摇匀。
(3)实验中除了需要50mL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
(4)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
(5)该小组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张注射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分子式为C6Hl2O6,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溶液的标签,如下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含水?g;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小数点后保留2位数)。
参考答案:(12分,每空2分)
(1)20.0mL(或20mL,无单位不得分)?
(2)③⑤①④⑥②⑦。
(3)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每答对1个得1分,容量瓶无容积不得分);
(4)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
(5) 237.5;? 0.28 mol·L-1(无单位不得分)
本题解析:
⑴100mL× 3.6 mol·L-1="18" mol·L-1×V,V=20.0mL;⑵③⑤①④⑥②⑦;(3)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4)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
⑸溶液中含水250g―12.5g=237.5g,C=12.5g÷180g/mol÷0.25L=0.28 mol·L-1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