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浓硝酸在光照下变黄,证明硝酸不稳定,且产物有红棕色气体可溶于浓硝酸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不能确定原溶液含有SO42-
C.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若试纸变红色,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D.氯气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说明氯气可与淀粉反应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不用浓硝酸和铜屑反应制硝酸铜,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B.久置的浓硝酸溶液呈黄色,说明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
C.大理石与稀硝酸反应制二氧化碳,说明稀硝酸具有氧化性
D.锌与稀硝酸反应得不到氢气,说明稀硝酸酸性太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SO2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应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反应;
C.溴与NaOH反应而被吸收;
D.Cu2+只具有氧化性.
解答:A.SO2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表现出的漂白性,故A错误;
B.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与与新制Cu(?OH)2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故B错误;
C.溴苯和水互不相溶,溴与NaOH反应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制得溴苯,故C正确;
D.Cu2+只具有氧化性,电解的证明氧化性Cu2+比Fe2+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黄色的FeCl3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加入FeCl3固体,溶液变成红褐色,溶液中水解生成的Fe(OH)3浓度变大;
B.溶液颜色变浅,可说明c(Fe3+)变小;
C.Fe3+具有强氧化性,可与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将FeCl3溶液微热,溶液变成红褐色,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解答:A.加入FeCl3固体,溶液变成红褐色,溶液中水解生成的Fe(OH)3浓度变大,但溶液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故A错误;
B.溶液颜色变浅,可说明c(Fe3+)变小,故B正确;
C.Fe3+具有强氧化性,可与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发生:2Fe3++Fe=3Fe2+,溶液颜色变浅绿色,故C正确;
D.将FeCl3溶液微热,溶液变成红褐色,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侧重于盐类水解的平衡移动以及影响因素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盐类水解原理以及常见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5、填空题 王水是______和______的混合物,其溶液体积之比为______.不用浓HNO3和Zn反应制H2,是因为浓HNO3有______性;为防止浓HNO3分解,必须把它盛在______瓶中,贮放在______?地方.浓HN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根据教材所学内容可知,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按照体积比1:3组成的化合物.
制取H2时使用的是Zn与稀硫酸或稀盐酸,而不使用浓硝酸或稀硝酸,根本原因在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硝酸或稀硝酸能与Zn反应生成NO2或NO,不会生成H2.
? 浓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2H2O+4NO2↑+O2↑,为了避免在保存过程中浓硝酸分解,要避光保存,即盛放在棕色瓶中,并放在黑暗温度低的地方.
综上分析,答案为:浓硝酸;浓盐酸;1:3;强氧化;棕色;黑暗温度低;4HNO3?2H2O+4NO2↑+O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