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氧化,常加入的物质是
A.Zn
B.Fe
C.Al
D.HC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若氯化亚铁溶液被氧化,会生成Fe3+,再利用反应2Fe3++Fe=3Fe2+将Fe3+还原成Fe2+,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错误的是
①用稀硫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
②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③称量固体烧碱应在托盘上放称量纸,再将烧碱放在纸上称量
④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浓硝酸中
⑤用滴定管和量筒分别量取一定量的溶液,终读时仰视刻度,读数都偏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帖烧杯内壁
C.过滤时,加入漏斗中的液体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沿
D.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参考答案: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防止气泡减慢过滤速度,故A正确;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帖烧杯内壁,防止液体过滤时滤液飞溅,故B正确;
C.过滤时,加入漏斗中的液体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沿,防止液体过滤不净,故C正确;
D.外焰与内焰温度不一样 外焰温度最高 越往里,温度越低,灯心温度最低,加热试管内物质时,用灯心加热,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组中的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浓硫酸与溴化钠强热制溴化气气体
B.用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检验亚硫酸钠是否被氧化
C.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葡萄糖、甲醛和甲酸溶液
D.用溴水鉴别苯、苯酚和苯乙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重结晶法除去NaCl晶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时,将样品配成饱和溶液并放入蒸发皿中蒸发,当只剩下少量溶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0.1 mol?L—1一元酸A和1 mol?L—1一元酸B分别与总表面积相同的一定质量的锌粉反应时,发现前者放出H2的速率大,可以证明A的酸性大于B
C.准确度体现了测定结果的再现性,用偏差表示,偏差越小,说明测定的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D.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是一种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能用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吸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Ca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所以用重结晶法除去NaCl晶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时,应将样品配成溶液,然后蒸发冷却结晶,A不正确。精密度是指一样品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用偏差表示。偏差越小,说明测定结果精密度越高,C不正确。碱石灰不能干燥酸性气体,D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