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1)下面是唐朝刘禹锡描写沙里淘金的一首诗,其中有的诗句可能包含化学实验现象或化学
实验过程,请在这样的诗句后面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或实验过程.
日照澄洲江雾开,______
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王侯印,
尽是沙中浪底来.______
(2)某小苏打溶液中含.NaHCO3有16.8g,加入一定物质的量的单质或化合物X,恰好使溶液中溶质只有Na2CO3请你填写出X的化学式和物质的量.
例如:X物质的量为NaOH,物质的量为0.2mol
①X为______时,物质的量为______
②X为______时,物质的量为______
③X为______时,物质的量为______.
参考答案:(1)日照澄洲江雾开:雾属于胶体分散系,可见光通过时会出现丁达尔现象,(丁达尔效应);
尽是沙中浪底来: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或把金子从沙中分离出来),
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或把金子从沙中分离出来);
(2)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可以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加入的物质会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即可,可以加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又因为NaHCO3有16.8g,即有0.2mol钠元素,根据钠元素守恒可以确定所加物质的量的多少,即Na:0.2?mol,Na2O:0.1?mol,Na2O2:0.1?mol,故答案为:Na,0.2?mol;Na2O,0.1?mol;Na2O2,0.1?mo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钴酞菁”分子(直径约为1.34×10-9m)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钴酞菁”分子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在分散系中,“钴酞菁”分子直径比Na+的直径小
D.“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参考答案:A.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属于胶体分散系,故A错误;
B.“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nm),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
C.“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nm),Na+半径小于1nm,故C错误;
D.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分散系,具有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等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10分)A、B、C三只烧杯中,依次分别盛有NaOH溶液、KSCN溶液、煮沸的蒸馏水,各滴入FeCl3溶液,试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回答以下问题:⑴分别写出三只烧杯中形成分散系的名称:A ,B C 。
⑵写出A中形成分散系的离子方程式 。
⑶写出C中形成分散系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1)A 悬浊液 B 溶液 C 胶体
(2)Fe3+ + 3 OH- =" " Fe(OH)3↓
(3)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D.给分散系通直流电时,阳极周围黑色加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下列方法中最简单有效的是( )
A.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B.加热煮沸
C.加入足量的盐酸
D.观察是否产生丁达尔现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