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同学在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查阅教材可知,普通锌锰电池的黑色物质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操作①的名称是??;操作②的名称是??;
(2)操作③灼烧滤渣时所用主要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和三脚架;操作③灼烧滤渣中的黑色固体时,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推测滤渣中还存在的物质为?。
(3) 操作④的试管加入③中所得黑色滤渣,试管中迅速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据此可初步认定黑色固体为?。
参考答案:(1)溶解?过滤(2)坩埚,泥三角? C(碳)? (3)MnO2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用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I-存在的合理性产生了兴趣,同学们根据变量控制思想 进行如下方案设计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1:生成的AgI不溶于水,不能被HNO3氧化。
假设2:HNO3有氧化性,能将I-氧化成I2。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1)甲同学向KI溶液中滴加硝酸化的AgNO3溶液并振荡,有黄色沉淀生成。验证了假设1成立。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
| 若溶液变蓝,假设2成立。 若溶液不变蓝,假设2不成立。
|
……
|
?
[结论与解释]
(3)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的结论:硝酸酸化的AgNO3可以使I-沉淀,也能氧化I-。你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吗,并简述理由:?。
[思考与交流]
(3)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想研究Fe3+能否氧化I-的问题,请你用两种方案来进行实验验证:
方案一:?
方案二:?
假设验证成立,请写出主要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12分,每空2分)
(1)KI+AgNO3=AgI↓+KNO3
(2)取甲同学所用的硝酸酸化的AgNO3滴加到KI—淀粉溶液中
(3)不同意,硝酸酸化的AgNO3并不是硝酸,不能证明硝酸是否能氧化I-
(4)方案一:向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KI—淀粉溶液,看溶液是否变蓝
方案二:向KI、KSCN溶液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看溶液是否先变红后褪色2Fe3++2I-=I2+2Fe2+
本题解析:(2)利用硝酸的强氧化性和碘使淀粉变蓝色的特性;(4)在设计验证实验方案时要注意控制一个变量,考虑的依据为验证产物中是否有I2或是否有Fe3+。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装置证明ρ(煤油)<ρ(钠)<ρ(水)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
D.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由图可知,钠在水与煤油液面中间,则可知钠的密度比水的小,比煤油的大,故A正确;B.由图可知,制备氢氧化亚铁应防止被氧化,而煤油能隔绝空气,可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B正确;C.由图可知,Al与二氧化锰发生铝热反应生成Mn,故C正确;D.因碳酸氢钠不稳定,碳酸钠稳定,比较稳定性应将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中,故D错误;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2分)今年5月我区举行实验技能考查,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帮助老师准备化学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下图),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为了鉴定该试剂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讨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可能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酸? B.碱? C.盐
[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
③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探究活动]
(1)小军取少量试样于小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猜想①正确。
经同学们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小军的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认为,虽然小军的实验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但只要再往溶液中滴加一种氯化
物溶液,同样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滴有酚酞试液的试样于小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
| 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且有白色沉淀产生?
| 猜想②正确
|
(3)小亮发现要进一步确定(1)中的成分,只需选择上图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定出来。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取少量试样于小试管中,滴加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②正确 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反思]实验室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NaOH与玻璃中的
SiO2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SiO2=" X" + H2O,产物X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起。
试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讨论]A(1分)
[猜想]K2CO3等(答案合理即可,1分)
[探究活动]
(1)NaOH与Na2CO3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2)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1分)
(3)稀HCl;?有气泡产生;?Na2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或澄清石灰水;?白色沉淀;?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实验反思]Na2SiO3(2分)
本题解析:[讨论]由于该试剂瓶位于碱与盐之间,因此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可能不是酸,答案选A。
[猜想]根据前面的猜想可知,也可能是K2CO3等。
[探究活动]
(1)由于NaOH与Na2CO3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所以结论是错误的。
(2)由于碳酸钠能和氯化钡或氯化钙等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可以向溶液中滴入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
(3)由于碳酸钠能和酸反应生成CO2气体,也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此可以进一步鉴别。
[实验反思]根据原子守恒可知,X应该是Na2SiO3 。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片刻,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
| 无银镜生成
| 淀粉未发生水解
|
B
| 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生成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
|
C
|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
|
D
| 取久置的绿矾(FeSO4·7H2O)溶于水,加入KSCN溶液
| 溶液变为血红色
| 绿矾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A、淀粉水解后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后再加入银氨溶液,判断有无银镜生成,从而判断淀粉是否发生水解,错误;B、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可能是二氧化硫,所以溶液X中不一定有CO32-或HCO3-,错误;C、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所以熔化的铝被包在氧化铝的内部而不滴落,正确;D、与KSCN溶液反应溶液变红色的离子只能是Fe3+,所以当溶液变红色时,说明绿矾中的亚铁离子部分被氧化或全部被氧化为铁离子,正确,答案选CD。
本题难度:一般
|